乐读窝

认知.情感.意志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认知.情感.意志

第六节 感觉的数量:心理物理学

书籍名:《认知.情感.意志》    作者:詹姆斯.马克.鲍德温



1.韦伯定律[9]

这里的数量是指强度。以前,人们认为感觉的强度是无法测量的,因为感觉完全是主观的,而我们没有任何可以遵守的内部标准来参照。通过确立一个外部测量单位并借这个单位来比较两种感觉,我们现在已经部分地克服了这个困难,这种测量方式便是相对测量。这种外部标准是我们一致认为可以产生一单位感觉的刺激量,所以,外部刺激变成了测量内部现象的手段。比方说,如果我们把一克重的东西放在手背上时引起的感觉作为压觉单位,那么其他感觉就可以通过它们各自的刺激来与它比较。实际上,这个测量方法已经用于那些最适合实验研究的感觉,并且因此得到了下面的法则,即韦伯定律:要想使一种感觉每次的强度增量相等,其刺激也必须按照恒定的比例增强,或者说,感觉呈算术级数增长(1、2、3、4)的前提是刺激呈几何级数增长(1、2、4、8),再或者说,感觉是刺激的对数。

韦伯定律不仅适用于常规的感觉知觉,在同样的限制条件下,它还可用于估计线性距离,判断小时间段的流逝。要让我判定一根绳子是另一根绳子的两倍长,前提必须是,前一根绳子实际上要不只是另一根绳子的两倍长。当我估计出5秒钟时,我其实少估计了大约四分之一。[10]

韦伯定律的这种定义已经引起很多争论。作为结果的感觉不与作为原因的刺激成正比,对于这个现象我们又该如何解释呢?对此,我们也许可以回答说,二者之所以不成比例,是因为刺激的能量在其所涉的生理过程、神经传导过程和中枢刺激过程中发生了损耗,这使得中枢过程而非周围过程成了感觉的起因。

2.外延类感觉

作为强度或集合的密集度的感觉量,是不同于作为广延度或集合的外延度的感觉量。如果我在手上贴一个邮票,并在手下面再贴一张,那么在我贴第二张时,感觉的增长指的是外延度的增加,而非密集度的增加。两个性质相同的并存感觉如果不能合并为一个更高强度的感觉,我们才可做这种量的区分。这种区别似乎取决于一个占据一定空间的刺激器官,比如皮肤、视网膜,它的某一或大或小的区域可受到刺激。当我们把手放入水中或者同时听一个连续悦耳的音符和一个尖锐的噪音时,就会有这样的经验。这两种类型的感觉增长非常不同,需要我们分开介绍。我们发现一些非空间感觉也具有类似的区别,而这也足以证明,这种区别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是与空间知识直接相关的。也许广延度与强度一样基本,也许广延度代表了意识对神经结构的一种最初反应,其中,这个神经结构通过先前的种族进化与遗传,已经得到了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