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认知.情感.意志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认知.情感.意志

第18章 观念情感的本质和分类

书籍名:《认知.情感.意志》    作者:詹姆斯.马克.鲍德温



1.观念情感和感官情感

面对观念的世界时,我们是否也存在感性的一面呢?在统觉过程的各个阶段,我们是否能够感受到各种强度的情感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现在要面对的是一大类观念情感,所以,观念情感是伴随统觉功能的行使而产生的感性变化。

正如霍奇森所说,观念情感是伴随一类新的神经过程的一类新感性。统觉功能的机体基础是一类大脑过程,这种过程代表了大脑特殊中枢的结合以及它们能量的动态统一。如果注意所执行的功能是一个新功能,那么伴随其各个阶段的心理兴奋模式也是新模式。

2.特殊的观念情感和一般的观念情感

通过与感觉类比,我们还可以对观念情感再做一个区分。特殊机体功能的行使会产生某些特殊的感觉,而机体作为一个整体行使其功能时,也会产生丰富的一般感性,也就是机体感觉。运动感觉无处不在,因为肌肉是神经过程释放感觉的最一般出口。通过检验观念情感,我们也可以做出一个类似的区分。一方面,有些特殊的心理兴奋类型是在特殊综合过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比如回忆会引起遗憾、悔恨和自豪,想象会使我们陷入期望、希望、恐惧和爱,我们把这类情感状态称作情绪。情绪是特殊的观念情感,就如感觉是特殊的感官情感一样,但是情绪并不就是这个意识阶段的全部主观要素。情感有底色,感性有基础,这个底色或者基础不随情绪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它是一切情绪的基础,它来自心理综合活动本身,这个基础便是实在感,兴趣感等。此外,一切观念感性都具有基调——痛苦或者快乐。我们前面已介绍过观念性快乐和痛苦,接下来要讨论的是一般观念情感和特殊观念情感或者情绪,这方面的讨论将会收获颇丰。



第19章

兴趣、实在感和信任感[1]


一般观念情感的一般特征。认知过程所共有的情感方面包括兴趣、实在感和信任感。[2]



第一节 兴趣


描述兴趣这个心理状态的最好方式,就是问我们自己为什么会自主地按照这种方式或那种方式行事。答案必然是:因为我们对这种或那种行为方式感兴趣。后面我们会看到,关于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能激发意志。当一个事物因为某种原因占据了我的注意(它值得关注时),而我因为与其有某种关系而去调查它时,我就对它生发了兴趣。要去关注、调查和探究它,我就需要这种兴趣感,让正沉醉于玩具游戏的儿童放下玩具离开时,他就不会表现出什么兴趣。

1.兴趣和漠然的生理基础

前面讨论神经功能时,我们发现了习惯律和顺应律。我们说,习惯“在心理学层面上意味着监管缺失,注意分散,意志下沉”,而顺应“在心理学层面上意味着意识复苏、注意力集中和自主控制。顺应的最一般形式就是我们说的兴趣”;“习惯和兴趣是心理状态的两极,分别对应神经系统的最低活动和最高活动”。

兴趣是对认知生活过程的最一般意识,它代表了最高级和最不稳定的神经整合活动。只要注意和意志具有神经基础,身体就有足够的理由可以产生兴趣感。当注意或意志因为疲劳或疾病而缺席时,身体过程就会伴随着漠然感,也就是说,一切就会返回到受习惯支配的神经结构和神经功能这一层。

2.兴趣的认知条件

前面提到的一般生理类比可以促使我们提出几个假设,而这些假设已经被兴趣心理学确证。

(1)任何只是依样重复的意识反应都会变得无趣,这时候,在下行生长律的支配下,神经过程从最初的顺应阶段过渡到了习惯阶段。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称这个现象为重复原理。我们可以说,认知重复会降低兴趣。全面透彻地了解一个事物后,我们就会失去对它的直接兴趣。如果用兴趣来衡量价值,那么没有几本小说值得去读第二遍。对于那些以描述细节和陈述事实为主,且不留任何思考空间的学习科目,我们很难打起兴趣。保姆向我们絮叨我们小时候生病痊愈的细节时,我们并没有多少热情去听。

(2)相反,新的关系是有趣的。这时候,神经生长是上行的,它包括更高级的整合活动。关于这一点无须举例,因为只消想想我们听到新闻、流言和他人的八卦时是如何兴奋,我们就能明白了,这可以称为新颖原理,我们可以说,新知识是有趣的。

(3)兴趣的反面不是漠然,而是倦怠、心理疲劳、无聊。漠然意味着手握执政权的是神经习惯,意味着能量在沿着我们习以为常的渠道释放,但是倦怠则意味着厌恶,它源于我们对兴趣的逃避。倦怠是疲劳,是一种消极的情感。

3.辨别或探索的兴趣

这些认知条件每一个都有助于引起一特定类型的兴趣,即好奇之兴趣、探索之兴趣。这种兴趣在现实中并不纯粹,因为下面提到的情绪性因素和其他因素会影响到探索冲动。但是,在一个冷酷、时刻算计的人身上,这些条件最为显著。在儿童早期,兴趣几乎都是这种探索类的。首先,是物理性探索,比如幼儿先探索他自己的身体,然后探索外部物体、房间、隔壁房间等。他的注意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偶然性的,取决于随机的刺激。后来就产生了一种道德探索,他开始去理解自己的衣服、玩具、器具、东西的拼装、面部表情和口头表达的含义。这些探索本能一旦被满足,他的兴趣也就戛然而止了。

不过,这类兴趣经验属于个人生活中较为肤浅、多变的一面,它们代表了注意的迅速变迁,所以,纯粹认知的兴趣是短暂的,它并不能把自己牢牢固定在其对象上,不能使其对象成为我们的一个兴趣或目的。今天早上,我的兴趣集中在纸、街景、下午的兜风和辩论社团上,但是明天,吸引我的又是新的事物,而我昨天的经验只有一两点与我的终生兴趣相交。那么,除了我们对认知辨别动作的简单兴趣外,更为持久的兴趣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4.情绪性兴趣和主动兴趣

到目前为止,兴趣只是代表了一个认知倾向。兴趣的对象来来去去,不受我们影响。当我们知道了它们是什么以及如何表现时,我们的好奇心就得到了满足,但一旦把这些兴趣对象带到我们的情绪性反应或意志性反应的范围内,一切就都变了。它们的存在或表现是否会影响我们呢?这个问题非常关键。送信的男孩儿每天给他的雇主送50封信,他对这些信并不感兴趣,对他来说,知道信是写给甲、乙、丙的就足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了。但假设有一封信是写给他自己的,那么,能激起他兴趣的不只是信的内容或其中寄托的情感,还包括信封、信的边边角角、邮戳、地址,甚至还有这封信散发的气味。简而言之,如果一种事物除了与其他事物和人的关系外,还具有使我生发情感和做出行动的力量,那么它就会变得有趣。我可能知道一种事物出现了,但是并不感兴趣。但是,如果我根本不认为它值得我去仔细注意,那么我就感觉不到它的出现,更别说对它的出现有所行动了,这种情绪性兴趣似乎会在不同的情况下出现。

(1)能直接使我痛苦或开心的东西都能激起我的兴趣。对自我的这种参考是非常直接的,所以,注意所唤醒的认知功能只是一个自我保存功能。我对痛苦感兴趣,是为了发现痛苦的原因并予以消除;我对快乐感兴趣,是为了理解它并使它继续。快乐和痛苦的职责就是来警告和劝诫我们,说它们能激发我们的兴趣,其实就是指它们把这个自存功能带入了我们的思想生活。

所以,兴趣感似乎就是添加在苦乐基调上的东西,兴趣感的产生与我们对这个基调和其原因的认识有关。我们不能说,一个尖锐的工具插入一个牡蛎的上下壳间而为其带来痛苦时,这个牡蛎是感兴趣的。这个侵入动作影响了牡蛎,而牡蛎的兴趣在于避免被入侵。实际上,这个入侵动作伤害了它,而非激起了它的兴趣。有时候,痛苦和快乐并不伴随有兴趣。比如,当我们为一个无法治愈的身体疾病或萦绕于心的心理困难而感到痛苦时,我们并没有兴趣产生。我们对这些痛苦的理解和忍耐只是伴随着一种消极的兴趣,也就是想去忘记它们。

(2)自主决策所引起的兴趣也是同样原始的。一般来说,我们之所以对一种事物做出反应,是因为我们对其感兴趣。也就是说,我们是在知性或情绪性兴趣的驱使下而做出行动。但是,行动过后,我们的兴趣比之前还要更强烈。为一种事物每付出一分,该事物对于我们来说就贵重一分。你也许起初只是礼貌性地表示对一个新的洗牌方法或握笔方法感兴趣,但是尝试过一次后,你的兴趣就会增加,进而会付出新的努力。同样,就算起初从未思考过一个事物、工具或器具,并且只是将其作为一个手段来实现一个与其不甚相关的目的,那么在长期使用后,这个手段本身也就逐渐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有谁在脱去旧鞋或摘掉去年夏天的草帽时,未体验到一种积极的痛苦呢?这种痛苦就是兴趣。因与他人分享而产生的兴趣提升,也指出了这个自主性和情绪性要素,分享是同情情绪的结果,分享要靠行动。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兴趣依附的是客体,而不是活动。不过,幼儿期的兴趣除外,因为在这个时期,运动本身就是兴趣的客体。但是,它之所以依附客体,是因为这个客体与我的活动相关,别人的活动绝不会以相同的方式引起我的兴趣。

5.习惯的兴趣

稍做留意就会发现,重复虽然会降低前面说的暂时性的知性兴趣,但在很多时候,真正的兴趣正是通过习惯化而得以形成。在这一点上存在一个明确的界限,超过这个界限,我们所习惯的东西将成为我们的兴趣。在这个经验界限之前,事物是暗淡而无聊的,但是随着我们越来越习惯它们,我们会因为这种日积月累的熟悉而对它们产生兴趣,我们开始期待它们、依赖它们并靠近它们。

无疑,正是通过这个习惯原理,有些最为深刻的人生兴趣才得以产生。渐渐地,当我们想起自己的时候,总会也想到某些总是与我们形影不离的附属物,所以,商人最后只对他的生意感兴趣,因为他所有的习惯都与它有关。从事宗教文化的人会丧失对文学和科学的兴趣,因为他们整日研究来生,没有时间去接触文学和科学。要治失恋,唯两不相见。要让求婚失败者保持希望,在于让他时时刻刻记住他自己和他向心上人求婚的计划。

6.兴趣的定义

现在,我们也许会看到,所有复杂的兴趣现象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客体只有在影响我们的时候或与影响我们的东西有关联的时候,才能激发起我们的兴趣。“影响我们”一词的意思是,它给我们的感性带来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会在运动反应律的支配下通过运动实现,情感性意识发生了这种变化后,兴趣就必然会产生。

这种情感性变化会有两种产生途径。能够激发活动的两大刺激是苦乐和暗示,暗示转瞬即逝,其激发的兴趣也是短暂的知性兴趣,但是快乐和痛苦代表的则是本质而持久的刺激。作为运动刺激时,它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苦乐所激发的兴趣是深刻的、贯穿人一生的兴趣。

此外,兴趣的共同要素是一个受情感驱使的要素——一个倾向要素,它通过注意来实现它的目标。所以,根据前面所说,我们可以把兴趣定义为“去关注的冲动”。由于所有的心理综合活动都发生于注意中,所以我们可以说,兴趣是对思维倾向的意识。我们对一种物体或一个话题的感兴趣程度,在任何时候,都等于它对注意的作用力度,无论这种作用是通过直接暗示还是通过联想实现的。

7.作为观念情绪的兴趣

仔细思考后,我们就会同意“兴趣是统觉功能的主观方面”这一观点。习惯会削弱兴趣,因为它会削减表象建构的强度和能量。习惯也会产生兴趣,因为它能使联想轨道或表征建构轨道变得更加深刻和牢固。简单的暗示在重复中失去了自身的力量,但联想通过重复使我们的本质情感变得更强烈,变得更能刺激注意的相关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