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认知.情感.意志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认知.情感.意志

第七节 美学情感

书籍名:《认知.情感.意志》    作者:詹姆斯.马克.鲍德温



在美学世界中,我们称之为理想的要素在一开始就会得到最充分的阐述。稍稍留意一下美丽的事物,我们就会发现,美既需要形式上的统一,也需要形式上的多样。绝对的统一无法产生美,只有当布局形式能够允许我们区分统一的多样性和多而不一的多样性时,我们才能感受到美。同样,含义、意义,都有助于产生美学效果。山水画之美是形式上的、冷冷的美,只有往其中添加一缕农舍的炊烟,或一个乡村教堂的尖顶,给它增添点人的味道后,它才能变得温暖动人,绿色的乡村要比银装素裹的阿尔卑斯山有更多的内含。此外,我们感觉所有的美都具有可分享性、普遍性和有效性。我猜想,一个让我心动神摇的佳人,同样会令你意起三叠。

虽然所有的美都具有理想的特征,并因此具有概念性,但我们还是能够很好地区分开两种美学情绪。一种情绪依附于偏感官性的经验,几乎纯粹是形式上的。另一种依附于偏表征性的经验,其具有意义。冯特认为,前者是低级的美学情感,后者是高级的美学情感。

1.低级美学情感

很难断定美感产生于童年生活中的哪个时期。我们很长时间以来都认为,美学情感的外在表达与快乐的外在表达一样,比如笑、积极做出肌肉动作等,这是因为我们假定,美学情感中能表达的只是简单的快乐。然而,通过研究其他无关苦乐的客体对儿童有何影响,我们可以排除单独由形式引起的外在表达。

美学印象的客观特征促使我们去检验视觉和听觉,这两类感觉最具表象性,是专门感觉感官美的官能。声音的客观形式是时间,视觉画面的客观形式是时间和空间,所以,所有美学情感中的形式要素都是时空关系的统一性和同一性。

此外,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我们都必须像霍奇森一样,区分开它们的动态关系和静态关系,同时出现的声音和我们所感知到的静止的空间关系,都是静态的。一个接一个的声音,和通过物理运动而变换的空间关系,都是动态的。我们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这两种性质:静止和运动。

最能说明时间关系的莫过于音乐。和弦所代表的就是静止的时间关系,辅音的多样性保留在主音所支配的统一性中。普通乐器所发出的单音也是静止的,因为这个单音中包含了许多次音或泛音,它们给了这个单音独特的音色。一般来说,音乐和谐是时间之美的静态形式。时间关系美感的动态要素体现在节奏、复杂的移调、拍子、音乐小节、乐章中,这种动态要素用一系列效果来表现和声的构成和解决,而这些结果则统一在整个乐曲或其部分的流动中。在音乐中,这个动态要素被称为旋律。

空间关系的动静之分也是如此简单。建筑之美体现了空间的静态美,转轮、飞鸟、舞步体现了空间的动态美。关于静态,我们要问的是:什么样的空间关系最能激发起我们的审美愉悦。在平面图形中,丰富的空间分割若还不失简明的构局,将会引起美感。方嵌于圆,要比单独的方或单独的圆好看,而圆中嵌两个彼此重叠的直角三角形,将会更好看。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已经找到了纵分和直分的美学法则。要取得最好的纵分效果有两种方法,一是分成两个严格对称的部分;二就是使两个部分呈一定的比例,这个比例又称为黄金分割比,也就是较长部分是较短部分和总长的比例中项。对于垂线,我们认为最好的分割方式是:上面部分与下面部分的比在三分之二和四分之三之间,或下面部分与上面部分的比在这个范围之间。人直立时,胳膊就满足这个比例,我们把能够引起审美情感的分割特性称为平衡。

构局的问题基本上就是轮廓的问题。如果分割是令人满意的,那么,我们应该用线条勾出什么轮廓呢?已经有人尝试着把轮廓之乐与相关的情形或与眼睛在看图形时的运动难度联系起来,这种尝试可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眼睛的普通运动,除了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外,都是一个温和的曲线,具有多少有些不规则的曲率,因此,曲线要比延伸的直线更悦目。这个原理还有许多变体,包括:曲率不断发生轻微变化的曲线型轮廓更美,角度的变化应该尽量用曲线而非锐角或直角来完成,陡弯急角若不能有规律地重复,将是无法令人接受的。换句话说,图形的一般构架应该大致与视野相一致。理想的图形应该是能使眼睛轻而易举地注视个中细节,又能使其轻松自如地转向对整个构局的关注。从古至今,人们一直认为直立的人体最能体现形式美,无论是从平衡还是从轮廓上来说。

与建筑和音乐不同,绘画和雕塑被称为模仿性艺术,它们体现了空间形式的理想。之所以说它们是模仿性的,是因为它们所表现的东西来自自然界。不过,自然界中只有少数事物被我们认为是一些理想的化身,是可以用来完成艺术的目的。这个现象也说明,模仿是次要的。一个画家在画一个人物时,既可能是为了展现美丽的形式,也可能是为了展现美丽的内涵,或者同时为了二者。如果这个肖像既无美的形式,又无美的内涵,那么它就无关审美,不是艺术。即便是一个肖像,也必然是以某些美丽和令人满意的东西为理想而进行的。

绘画中的透视是把具有深度的空间关系简化成一个原始的二维视觉画面,也就是一个平面图形。透视图形符合所有空间美的要求:有一个众线可归的视中心,并且,如果这样的中心有两个或多个,那么它们必然会反过来从属于一个更大的中心。

2.高级美学情感

我们现在离开感官知觉框架来思考美。如果空间和时间关系是美学理想所包括的所有内容,那么美将失去它对我们的影响力,失去使我们快乐的能力,是艺术的内涵,是它的暗示性激发了我们心中的美学情感。许多学者认为,艺术的内涵就相当于是美丽事物所唤起的联想或记忆。比如,当我们知道某个建筑物其实是儿童医院时,我们会觉得它美。工匠老茧密布的双手暗示了他一生都在贫困中劳作和奉献,并因此激发起我们的尊重和钦佩。不过,即使是那些只会引起简明联想的事物,其暗示本身也包含了理想,并且使这些理想更为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暗示而得到的情绪并不是针对建筑物本身,而是针对它所代表的慈善理想,不是针对那双粗糙的手,而是针对它们所代表的生活理想,所以,联想并不是内含的全部。联想本身得具有内含,才能构成眼前之美的内含。

早前,我们把内含与概念的内涵联系在一起。内涵包括我们对事物的所有认知信息,不过,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要比对它们的表象性关联对象的认识更多。另外,这些事物还会激发我们的各种情感,并且使我们对其做出运动反应。所有这些要素都会以更高级的形式进入美学情绪的框架,比如联想性关系、情绪复苏、意志回响和美学回响等,我们必须认为这个框架在某个方面代表了多样统一、和谐和普遍性。也就是说,抽象概括功能倾向于超越其直接材料,而正是通过这种倾向,高级的美学情感才得以产生。完整的美学因子和道德目的一样,是一个理想,因此,我们不能充分地对其进行阐述。

3.与美相关的情绪

美之为美是有条件的,如果这些条件只是得到了部分满足,那么就会有别样的情绪产生。在喜剧中,我们就会违反协调律。喜剧是美的死胎,笑话呈现出的是一个错位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如果这个关系摆正了,就会是美的。喜剧情境就是一个失调的情境,而概念过程需要调和,会预期调和,所以,所有幽默和风趣都包含惊奇、失调和失和等要素。喜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内含问题,另一方面,荒诞是关于形式的喜剧。别具一格之物也是对普通美的偏离,不过这种偏离并不足以引起明显的失调,形状尤其会出现失调,尖锐、反常、出人意料的轮廓都属于失调。高超绝妙之物的内涵依附于一些特殊的情感,这些情感是那些被巨大的、威力无穷的和具破坏性的事物所激起的情感,这种内涵似乎带有一种恐惧和敬畏的色彩。



第八节 情感的一般分类


关于情感,我们可以如图21-1所示分类。

图21-1 情感的一般分类



*  *  *

[1]见笔者所著的《心理学手册》第2册第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