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精简社交:用可视化图谱解决人际关系难题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精简社交:用可视化图谱解决人际关系难题

交流方式

书籍名:《精简社交:用可视化图谱解决人际关系难题》    作者:莫拉格.巴雷特



继续探讨,接下来我所用到的词语旨在描述大家在人际关系中经历的各种行为,它们并不是附属于某个人的标签或形容词。我们所讨论的,对事不对人。思维不要局限于同事范围,这样会限制你看到改变机遇的能力。

我故意挑选了一些刺激性词语。目的在于让你停下来,考虑一下你对别人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符合你的本意。同时,这应该也能引起你额外的思考——你是怎样(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给别人贴上标签的。

当人际关系紧张时,我们容易口不择言地去描述对方,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私底下,在我们的故事中,我们倾向于把别人描述成反派角色。通常,我们避免进行可能引发不适当行为或调整关系本质的对话,而任由情况继续恶化。即便我们肯交谈,有时候也会因为急于表达而导致情况更糟糕。

我近期主持了一个主管发展计划。其中一名参与者分享了她的遭遇,在与另一位同事相处的过程中,他们的关系因承诺未得到履行,以及这位同事在面对问题时的爆炸式反应而破裂。当时,她希望别人能就如何改善关系提意见,但在说明的过程中,她称对方为一个“三岁孩子”。

用这样的词,她给对方贴上了(不成熟的)反面角色的标签,同时也让自己失去了采取积极措施的动力。把对方当成小孩子,她是在强化自己的行为,这会让人觉得她很自大。要缓和二人之间的关系,第一步很简单,却很有效,即:改变描述对方的语言。

人际关系的建立(或破坏)往往就是一次对话的事。

在主管培训中,参训人员常常会分享他们艰辛的互动经历。当我问是否告诉过对方他们很失望时,答案几乎总是一个快速的“没有”,或者“我试过,但情况更糟了”。

为了推动事情向前发展,我们必须与对方交谈。如果不把事情说出来,你会用行为表现出来。

你可以问问你的朋友或家人,他们是怎么知道你失望的。我敢保证,他们有很多话可说。我的经验表明,在工作场合中,“扑克脸”副作用更大。当你对同事或其他人感到失望时,他们其实都知道。涉及人际关系时,“沉默是金”这句古老的格言是错的。

在开发人际关系生态系统™时,我的目的是为你提供一个目标框架,让你能够停下来,做人际关系的主人。到后面,我会为你提供一种可用于设计这类对话的工具,并且,我会提供更多的图表!



···

做人际关系的主人,不要放弃它。

···



前往下一章节之前,我想再分享最后一个观点。无法了解全局会导致我们走上一条破坏性道路,在这条路上,其他人会被刻画成反面角色,而我们会把自己的困难归咎于别人的错。于是,我们会编织出一些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的故事,从而强化一种“你还指望什么”的态度。基于这类态度和行动的故事会促成一种“自我实现”的怪圈,在这个怪圈中,每个人都固守自己的想法,导致关系继续恶化。

记住一点,隔壁办公室的人可能也在读这本书。他们想要改变的不和谐关系,可能正好与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