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精简社交:用可视化图谱解决人际关系难题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精简社交:用可视化图谱解决人际关系难题

以善意做铺垫

书籍名:《精简社交:用可视化图谱解决人际关系难题》    作者:莫拉格.巴雷特




关于内在与外在视角的不同,即本意与影响的不同,还有一个例子。比方说,你参加一个关于领导能力的课程,要求完成一份问卷,以便更好地了解你的偏好。如果你赞成以下几点陈述:



1.大多数规则只是指导方针。

2.我做事经常仅凭一时心血来潮。

3.人们认为我是一个不墨守成规的人。

4.我喜欢主动。



你在心里可能这么说:“我是个风趣又主动的人,喜欢多样化,为了应对随时出现的挑战,我可以快速地转移注意力。”

这是你的本意。(你知道我们要做什么,是不是?)

但是,虽然有些人会欣赏这种追求快乐并主动把握人生的处事方式,但也有人会有不同体会。这种方式会导致你被贴上不同的标签,有人可能说你:“不注重细节、不服管教、无视过程、做事无计划、杂乱无章及做事极少考虑后果。”

本意和影响一致时,威力无穷。但是,当二者不一致时,它们都有可能损坏你的名誉,并削弱你的人际关系的能力。这就是我在前面警告大家要避免贴标签的原因。当判断你正在经历某种人际关系时,要考虑互动的状态,并且,如果不确定的话,先以善意待人。即便是在面对敌对行为时,问问你自己,对方的潜在本意是什么。



···

敌对关系并不是偶然发生的。你不是受害者,一个巴掌拍不响,你的行为或不作为促成了这样一种关系。

···



敌对性人际关系不会是偶然发生的,如果你有一个敌对者,你不仅仅是一个受害者。在这一关系的形成过程中,你也起到了一部分作用,不管是通过行动,还是不作为。

在指导客户如何建立更牢固的人际关系时,我的建议通常是,不要和一个敌对者硬碰硬,而是采取一种更谨慎的方法:通过与其他人建立更牢固的关系来影响这一敌对关系,让来自平级同事的积极压力变成动力。

将这一模式应用到你的人际关系时,在一切尚未确定时先以善意待人,并对关系进行“较高”水平的评估。在考虑人际关系时,看看你正在经历的行为模式。仅一次不好的经历或紧张的互动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就是敌对者或竞争者。同事没有在会议上明确说支持你并不表明他与你之间就是一种非支持性关系。尽管如此,如果你认定一种行为模式,那么你很可能有充分理由将其划分为更为严重的一类。

先以善意待人或者先假设积极意图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你会盲目地忽略侵犯行为。一旦你熟悉了人际关系生态系统™,你就为介入并阐明自己的期望值做好了准备。你并不需要指控别人的恶意行为,但应该提供坦诚的反馈,说出你的体会。这将确保一次单独的事件不会成为一种模式。我们稍后再做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