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精简社交:用可视化图谱解决人际关系难题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精简社交:用可视化图谱解决人际关系难题

本意vs.影响

书籍名:《精简社交:用可视化图谱解决人际关系难题》    作者:莫拉格.巴雷特




伊恩在工作中遇到了人际关系问题。他一向以行动为导向并喜欢直接交流,习惯于迅速地从一个项目转向另一个项目,速度总是压过别人。于是,其他人觉得他急躁、目中无人,总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如此,最糟糕的情况,他会被当作敌对者,而最好的情况,他会被当作竞争对手。事实证明,敌对者的名声是最难摆脱的。渐渐地,伊恩成为走廊上聊天的焦点。

人际关系生态系统™,连同我们与伊恩及其老板坦诚的交流,二者共同成为了改变的催化剂,帮助他深刻洞察他的个人领导风格,找出他喜欢发号施令的触发因素,并实践自我管理构建策略。结果,他更准确地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同时也变得能更多地注意别人的风格了,尤其是那些与他不同的风格。这帮助他放慢步伐,让别人跟上他,而不是把他们甩在身后。伊恩的名声开始变好,从敌对者变成了支持者。

极少有人生来就带着敌对者的DNA,早上一起床就决定说:“我今天和人作对,我要让别人都把我当作敌对者。”这个人的本意可能很简单:“时间很短;我们需要继续推进这个项目;我需要让整个团队运转起来;我需要开始给接收端的人下命令。”而这可能被误解为傲慢、爱指挥人,甚至被认为带有敌意。

这里还有一个例子。在情商讲习班上,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会引用一个喜欢打断别人的同事的例子(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肯定都了解这种情境)。然后,我问:“这种行为会产生什么影响?关于打断你的人,你会对自己说什么?”我听到的答案包括以下这些:



·这个人很没礼貌,太以自我为中心。

·这个人并不关心我要说的话。

·这个人既无礼又傲慢。

·这个人已经有了主意,我还是别说了。

·我好蠢。



我们继续问:“这种情况对你有什么影响?”大家说会很失望,会退出交谈(或者这种关系)。

随后,我会让参与者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确认他们是否认为这个人的本意是要做个无礼、不受尊敬或傲慢的人。回答通常先是一段短暂的沉默,然后是一句:“好吧,也许……可能不是。”

没有人会故意让自己落下无礼之类的名声。但是,我们中的有些人最终还是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是的,我希望你开始去照照镜子,并感到一点难为情。)

对我而言,每用一次这个例子,体会就更深一层。我其实是个习惯性爱打断别人的人。毕竟,写了这本书,我可以一直一直讲下去,是吧?

认真地讲,我现在已经能更好地控制自己在聆听的过程中提意见的欲望了。在讲习班上,每当我分享那个“打断你的同事”其实就是我时,大家总是大笑。虽然我的本意是弄清楚你刚刚讲过的吸引我的地方(然后再回到你接下来想说的话),但我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你停下来。我们的关系可能会被破坏,而我会被当作(误认作)一个竞争者或敌对者。这当然不是我的行事方式,也不是我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