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精简社交:用可视化图谱解决人际关系难题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精简社交:用可视化图谱解决人际关系难题

第9章 情商:当下聪明的力量

书籍名:《精简社交:用可视化图谱解决人际关系难题》    作者:莫拉格.巴雷特



任何人都可以发怒,那很容易。但是,在合适的时间、对着合适的人以合适的理由和方式表示适当程度的愤怒并非易事。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情商(EQ)从来都不是一个新概念,现在不是,以前也不是。可能这个词是个新词,但关于除智商之外的多元智能的研究却已经持续数十年了。

说到情绪,当别人把这些基本能力描绘成“软技能”时,或者说出“那些肉麻的东西……我们什么时候来集体拥抱一下?”这类话时,我总是很受打击。

一个人的情商水平与柔软无关。它不是要求你变得“更亲切”、少一些情绪或甚至没情绪,而是指有意利用对情绪的意识来提高工作满意度和绩效。



···

我们都可以在事后变得聪明,但情商是指当下聪明。

···



除非你是电动机器人,否则,各种情绪必定是你每日生活的一部分。你可能认识某个这样的人,大家都认为他可以大有作为(有才华而且聪明),但他却做了一些妨碍其成功的事情。你是否曾经一张嘴就挑事?而当天晚上,你会想:“我为什么没有那么做?”或者,“我为什么没那样说?”你可能想知道:“如果我这么聪明,这些事怎么会发生?”

当面对应激情况时,大脑有一种固有倾向(只是更强烈些)。于是,我们明明知道自己应该聆听,却还是会不停地说话。我们明明知道自己应该停下来并仔细考虑各种选择,却还是会直接采取行动。我们明明知道自己应该拒绝,却还是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我们都可以当事后诸葛亮,但情商是指当下聪明,尤其是当面对不确定因素和挑战时。

当事业裹足不前时,缺乏技术通常不是唯一的原因。当达成理想的结果时,尤其是当有冲突存在和氛围紧张时,人们就会失败。



来者何人:同盟者还是敌对者


想象你正走在大街上,街角处走来了你的主要敌人,即你的敌对者。



·你那一刻在想什么?什么感觉?

·你做出了怎样的行为?



当我在讲习班或研讨会上问出这个问题时,我听到的答案通常包括以下这些:

现在,我们来想象一下拐过街角走来的是你的朋友,即你的同盟者。



·这种情境中,你在想什么?什么感觉?

·你做出了怎样的行为?



这种情况下,我通常会听到下面这类答案:

即使是在讲习班上,每次我问第二个问题时,室内的很多人都会立刻展露笑容。只是想到遇见朋友的情境,就已经触发了一种迅速的情绪反应,而这种反应随后又触发了一种行为反应(该反应加强了情绪反应,以此类推)。



你的情绪不只会影响你对自己的感觉,还会影响你与他人的互动。想一想:当你情绪低落时,你可能有一个可以打电话倾诉的人,一个乐天派,他会说一些给你打气的话,最终总能让你露出笑容。你的办公室里可能也有一些人,他们总能从周围人那里汲取生命的动力。“情绪”(emotion)一词的拉丁词根是“movēre”,意为“驱动”。让我们来面对它,感觉会驱动行为、表现及培养有效人际关系的能力。如果在追求有效工作关系的过程中,你不把这一点考虑进去,那么,你可能会无意间破坏自己的努力,或陷入沮丧。

我用下面这个图来展示情绪、我们的行为、我们实现的结果及我们对他人的影响(我们的名誉)之间的叠加关系。

当然,我们可以一时压制住情绪,但最终,这股力气会渗透到行为中。言语上的反应可能包括:提高嗓门,或紧张时声音发抖。即使你选择不出声,你的肢体语言仍然会发出信号,告诉全世界你当时是一种什么感受!(例如,当竞争者或敌对者开始说话时,你会转动一下眼珠,又或者,调整姿势及轻声叹息。)

当你预见会遇到艰难的互动时,或当你正经历某种冲突,又或者你试图在不确定中采取行动时,情绪的关联性尤其明显。情商将让你能够对自己采取的方法有所计划,并大大提高成功的几率,而不至于只凭一时冲动就做出反应。

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都与情绪自控相关:调节各种反应和冲动。即便对情商有所了解,你还是会有心情好和心情糟的时候,但通过练习,这种“双重人格”的交替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