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大公司做人 小公司做事

乐读窝 > 科幻小说 > 大公司做人 小公司做事

第9章 职场超人气对话(3)

书籍名:《大公司做人 小公司做事》    作者:贺兴兴


  无论何时,我们说话的时候都要提醒自己,要给自己留余地,使自己可进可退,这好比在战场上一样,进可攻、退可守。这样有了牢固的后方,可出击对方又可及时地退回,自己依然处于主动的地位。这样虽然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会处于战无不胜的地位,但是至少可以保证自己不会败得一塌糊涂。

  说话要讲求把握分寸,给自己留有余地的原则,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话不说过了头,违背常情常理

  明代陆灼在《艾子后语》中杜撰了一个故事。艾子旅居齐国,在“战国四君”之一的孟尝君的家里做食客已经三年,孟尝君对他很尊重,视为嘉宾。后来他又从齐国回到鲁国,与季孙氏相遇。

  季孙问他:“您在齐国住了那么久,那么请问齐国最有德才的人是谁?”艾子说:“没有比孟尝君更好的。”季孙说:“孟尝君有什么德行?”艾子说:“孟尝君家里有食客三千,食客们穿好的吃好的而孟尝君一点儿也不厌烦。他若不是个大好人,能做到这样吗?”

  季孙冷笑了一下说:“您这是在瞧不起我啊,我家也养着三千食客,难道就只有那个号称孟尝君的田文才有这个德行吗?”听他这么一说,艾子不觉肃然起敬,说:“失敬,失敬,我现在才知道您也是鲁国的大贤人啊,我明日就登门造访,到您府上会会那三千食客。”季孙说:“好吧。”

  第二天一早,艾子洗漱干净穿戴齐整就去拜访,一走进季孙的大门,静悄悄的;到了大厅里,连个人影也没有。艾子纳闷:莫非食客们住在别的馆舍吧?过了好大一会儿,季孙才出来,艾子问他:“食客在哪里?”季孙装出一副怅然若失的样子说:“先生您来得太晚啦,三千食客各自回家吃饭去了!”艾子方知季孙玩了大骗局,是个死不要脸的吹牛家,打心眼里对他嗤之以鼻,嘿嘿冷笑两声走了。

  凡事都有一个度,在一个别人可以容许的范围内是可以被人所接受的,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个度就会给人留下把柄。牛皮你可以吹,但是不要吹的太离谱;大话你可以说,但是也不要说的太过,否则只会自取其辱。有一句话说:“十句话里要有九句真话,这样说一句假话才有人信。”所以,如果假话太多,就漏了底,再也没人会信你了。

  2.话不要说得太绝对

  凡事都没有绝对的,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因此人们对于绝对的东西,在心理上有一种排斥感。比如,当你斩钉截铁地说:“事实完全就是这个样。”此时在别人心里会有疑问:“难道真的一点儿也不差?”也许你的表达是事实,可是在他心里老是琢磨“难道一点也不差”的时候,他对你的话语的领悟就有点舍本逐末了。倒不如这样说:“事实就是这个样子。”

  因此,在谈话时,即便是我们绝对有把握的事,也不要把话说得过于绝对,绝对的东西容易引起他人的挑刺。而现实是,如果对方有意挑刺,还真能挑出刺来。与其给别人一个挑刺的借口,不如把话说得委婉一点。同时,如果我们不把话说得那么绝对,我们还可以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与对方周旋。

  3.话要说得圆润

  当我们为了某个目的与他人谈话时,话就要说得圆润一些。话说得太直,会激恼对方,即便是理在己方。说得圆润一点,能给我们留下一定的回旋余地,从容地达到我们谈话的目的。

  某家宾馆的服务员,发现客人马先生在结账后仍然住在房间,而这位马先生又是经理的亲戚,怎么办呢?如果直接去问马先生何时起程,就显得不礼貌,但如果不问,又怕马先生赖账。于是一位善于谈话的公关部小姐敲开了马先生的房门:“您好!您是马先生吗?”

  “是啊!您是?”马先生回答说。

  “我是公关部的,您来几天了,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来看您,真是不好意思。听说您前几天身上不舒服,现在好点了吗?”

  “谢谢您的关心,好多了。”

  “听说您昨天已经结账,今天没有走成。这几天,天气不好,是不是飞机取消了?您看我们能为您做点什么!”

  “非常感谢!昨晚结账是因为我的表哥今天要返回,我不想账积得太多,先结一次也好。大夫说,我的病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

  “马先生,您不要客气,有什么事只管吩咐好了。”

  “谢谢!有事我一定找你们。”

  这位公关小姐去找客人谈话的目的是要弄清楚客人到底是走还是不走?如果不走,就弄清楚原因。但这个问题不好开口,弄不好既得罪客人又得罪经理。她的话说得非常圆润,先是寒暄一下然后又问客人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一副非常关心的表情,使客人深受感动,不知不觉中就说明了原因。她的话语技巧就很高超,回旋的余地很大。

  人们常说“话不要说满,事不要做绝”当然是有道理的。事情做绝,不留余地,不给别人机会,不宽容别人,处理事情下狠手都是不理智的行为。无论矛盾有多深,最好都不要说出“势不两立”之类的话,否则日后万一有合作的机会,一定会左右为难,尴尬万分。时时处处留有余地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进可攻,退可守,这才是成功的做人之道。

  做人做事黄金箴言

  说话要讲求把握分寸,给自己留有余地,使自己可进可退。时时处处留有余地是为人处事的大智慧,进可攻,退可守,这才是成功的做人之道。

  永远不要去争辩

  天下只有一种方法,能得到争辩的最大胜利,那就是尽量避免争辩,就像避开毒蛇和地震一样。一场争辩的终了,10次中有9次,那些争辩的人,会更坚持他们的见解,相信他们是绝对正确,不会错的。

  所以争辩的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这是很危险的。

  你指责别人只是剥夺了别人的自尊,并会使自己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如果你直接跟他人说“你错了”,你以为他会乐意接受吗?事实的情况当然不会是这样的,因为你这样做直接对他造成了伤害,他会深深地感觉到他的智慧、判断力、荣耀和自尊心受到了深深的伤害,这反而会使他条件反射一般地想着反击你,而决不会改变他的主意。实际上,即使是在你态度最温和的情况下,想要改变别人的主意都是不容易做到的。

  杰出的心理学家卡尔·罗吉斯在他的《如何做人》一书中写道:“当我尝试去了解别人的时候,我发现这真是太有价值了。我这样说,你或许会觉得奇怪。我们真的有必要这样做吗?我认为这是必要的,而不是试着了解这些话。在别人叙述某种感觉、态度或信念的时候,我们几乎立刻倾向于判定‘说得不错’、‘真是好笑’、‘这不正常吗’、‘这不合道理’、‘这不正确’、‘这不太好’。我们很少让自己确实地去了解这些话对其他人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如果有人说了一句你认为错误的话,用这种句子“我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或者“是这样的!我倒另有一种想法,但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如果我弄错了,我很愿意被纠正过来。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吧。”有些时候,这确实会得到神奇的效果。

  在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中,富兰克林记述了他如何克服坏习惯,从而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外交家。

  在年轻的时候,他毛躁而好辩,为此在他的身边也没有几个好朋友。但是,他的父亲却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大的坏毛病。终于,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实在不能再看着这个桀骜不驯的年轻人再这样发展下去了。一次,他把富兰克林叫到一旁对他说:“哦,小富兰克林!你有没有审视过你的言行?看看你现在的所作所为吧,你的言行已经打击了每一位和你意见不同的人。你的言行使你的朋友发觉和你在一起是那么不自在。你自己感觉很博学,没有人能再教你些什么,也因此没有人打算告诉你些什么。你不可能再从你的朋友那里吸收新知识了,但你的知识又确实很有限。你必须要知道,真正赢得胜利的方法不是争论。争论要不得,甚至连最不露痕迹的争论也要不得。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即使你能偶尔获得胜利,也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的。”年轻的富兰克林接受了他父亲好友的善意规劝,慢慢改掉了傲慢、粗野的习惯,他变得成熟、明智了。

  在他的自传当中,富兰克林这样写道:“如果你老是争辩、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所以,我绝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也不准自己太武断。我甚至不准许自己在文字或语言上措辞太过肯定。我不说‘当然’、‘无疑”等,而改用‘我想’、‘假设’或‘我想象’一类的词语。即使,当别人陈述一件我认为不对的事情时,我也决不立刻驳斥他。我会在回答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条件或状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在目前这件事上,看来好像稍有不同等。我很快就发现现在凡是我参与的谈话,气氛都变得融洽多了。”

  纵观那些在人际关系中纵横捭阖的“高手”们,他们总是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这一技巧。美国威尔逊总统任内的财政部长威廉·麦肯铎,将多年政治生涯累积的经验,归结为一句话:“靠辩论不可能使无知的人服气。”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有一次斥责一位和同事发生激烈争吵的青年军官时说:“任何决心想有所作为的人,决不肯在私人争执上耗费时间。在跟别人正误参半的问题上,你要多让一点步;如果你确实是对的,就少让一点步。总之,不能失去自制。与其跟狗争道,被它咬一口,不如让它先走。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的咬伤。”

  因此,你自己要权衡一下:你宁愿要那样一种字面上的、表面上的胜利,还是别人对你的好感呢?如果你不能作出正确的抉择,那么争论的结果,大多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是绝对正确的。在实际的效果上,你也是最终赢不了争论的。你要是在争论中输了,当然你就输了;如果你赢了,还是输了。因为对方的论点被攻击得千疮百孔,被你证明的一无是处,那只能会使对方自惭形秽并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甚至会由此对你产生怨恨。也正因为如此,潘恩互助人寿保险公司立下了一项铁的规则:“不要争论。”在他们看来真正的交流不是争论,人的心意是不会因为争论而改变的。

  做人做事黄金箴言

  争辩的结局就是失败,是两败俱伤;也许你认为获得了胜利,那只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任何决心想有作为的人,绝不肯在私人争执上耗费时间。

  人人都爱面子

  在与人相处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对方,使对方有一种自尊感和自重感,这一点对于我们是否能和别人愉快地、融洽地相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别人这种自尊感和自重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面子”。因此,在这里必须要向各位再一次强调这一点,保全别人的面子是很重要的。

  可是,不得不遗憾地说,这似乎并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注意。人们更乐于直接指出别人的错误,采用一种践踏他人情感,刺伤别人自尊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和自尊。很多人都很少考虑别人的面子,他们更喜欢挑剔、摆架子或是在别人面前指责自己的孩子或是同事,而并不是认真考虑几分钟,说出几句关心他们的话。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想,然后发自内心地对别人表示关心,那么情景就不会那么尴尬了。

  几年前,著名的通用电气公司曾经碰到过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安置那位脾气古怪、暴躁的计划部主管乔治·施莱姆。通用公司的董事们必须承认,乔治·施莱姆在电气部门称得上是一个超级天才。

  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董事们非常后悔,后悔当初把乔治调到计划部来,因为在这里他完全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虽然有人提出直接告诉乔治这个调换职位的决定,但公司的董事们并不愿意因此而伤害到他的自尊,因为他毕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更何况这个天才还是一个自尊心非常强的人。最后,董事们采用了一种很婉转的方法。他们授予乔治一个公司前所未有的新头衔——咨询工程师。实际上,所谓的咨询工程师的工作性质和乔治以前在电气部门的工作性质完全一样。但是,乔治对公司的这一安排表示非常满意,没有向上级部门发一点的牢骚。这一点,公司的高层领导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保留住乔治面子的做法,否则这位敏感的大牌明星准会把公司闹个底朝天。

  可见,有些时候批评他人或是惩罚他人并不一定非要直白地进行,我们完全可以委婉地、间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能够在保住别人自尊的情况下指出别人的错误,也许他们更能够接受你的意见。

  诸如解雇员工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戴尔·卡耐基的朋友苏菲曾经给他讲起她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