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愚公_杂志-乐读窝
乐读窝

杂志栏目

乐读窝 > 杂志

当代愚公

时间:2024-03-03 07:25:27

当代愚公

学义 下庄村通往外界的公路王全超摄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四面群峰耸立。村民世世代代传唱着这首山歌。过去村民要出村,得向后山攀爬,绕过108道“之”字拐,越过三个巨大的山墩子,才能翻过海拔1300多米的山峰。爬到最高的山墩子上,会看到一派壁立千仞之景,煞是惊人。其中最高的一座孤峰状如龙头,恰似仰天长啸,是为“笑天龙”。 而如今,一条蜿蜒8公里的公路悬挂在巨石嶙峋的山崖边,从高空俯瞰,竟也恰似一条缠绕在群山之中的卧龙。如果天气晴朗,站在路途最险处的“私钱洞”观景台眺望,人们不禁会慨叹:有谁能想到,这竟是下庄村村民用双手硬生生凿出来的天路! 带领村民凿出这条天路的,就是在2021年2月25日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被时代消解的世外桃源 当记者沿着绝壁之路行进在去往下庄村的途中时,正值大雾。没了远方景色的参照,虽体会不到壮观,却恍若身处仙境。当终于走到山沟里的下庄村时,就能体会到一派其乐融融的世外桃源之景。 “这个村子至少有500年的历史了,最初张姓人家为大户,从他们最初的选址来看,应是看中了这里肥沃的土壤。”毛相林向记者娓娓道来。在农耕时代,这里真的可以媲美桃花源。从自然条件来看,下庄村在农业种植方面堪称得天独厚。毛相林说,即便在物资匮乏的时代,这里的村民一年也能杀两头猪,种两季苞米,“可以说一年四季都有收入,很多住在山外、山上的女子都愿意嫁过来”。 这种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变化。全村人察觉到,越来越多的下庄村姑娘出去了就不再回来,外村的姑娘也不愿嫁到这里来。 村民看到“光棍”越来越多,开始着急了:断了香火怎么办?此前,在村里任团支部书记、民兵连连长的毛相林经常要翻过后山,去外面采购肥料。在80多公里外的村子,他看到村民家中摆了一些新鲜“玩意儿”,好奇不已。询问后他才知道,这些东西是电视、冰箱,“他们还告诉我,冰箱可以冻肉、冻菜,可以保鲜”。毛相林感到很羞愧,几百年来,下庄人享受着丰饶的物产,但与生俱来的骄傲气质瞬间被外面那些他们不了解的现实摧毁了。 1997年,一组修路前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在下庄村的96户397人中,有100多人没去过县城,也没见过公路、汽车和高楼;有300多人没见过电视;有100多人从未看过电影。好几户下庄村村民对记者说,在他们的印象里,村里好几个老太太不到20岁就嫁到这里,但至死再未出过山。 再高的山,都?醪蛔∈贝?谋浠?C?嗔稚羁痰匾馐兜剑合伦?宓谋杖?胧贝?木薇湓嚼丛礁窀癫蝗搿H绻?俨患?烂妫?伦?司湍焉?嫦氯チ恕C?嗔滞跞?? 不顾一切,凿出去 遇到晴朗的天气,汽车行进在下庄村陡峭的绝壁上,一路险象环生。在鸡冠梁、私钱洞、鱼儿溪等关键路段行驶,更是心有余悸。 1997年,刚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不久的毛相林与驻村干部一拍即合,铁了心要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路来。“毛相林是不是疯了?”有的村民质疑他异想天开,有的则质疑他会因缺乏资金半途而废。但也有迫切想修路的村民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家每户喂一头猪,每头猪100公斤,卖400元,全村一年就可以卖将近4万元,10年就是40万元,可以买40吨炸药、雷管、导火线等修路物资。而只要3吨炸药就足以支撑修两个月的路,剩下的时间,村民可以外出打工,养家的同时继续攒钱修路。当时,毛相林对村民们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在表彰大会上,他的这句话也被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 村民动容了,短短5天,就筹集了3960元,作为第一笔修路资金。毛相林找到母亲,他的母亲是位老党员,将省吃俭用攒下的700块养老钱借给他。毛相林还将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修路。“如果这个时候我不冲在前面,不带头,老百姓怎么会服?”参与修路的下庄村村民在悬崖峭壁上打炮眼 村民最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在悬崖峭壁上修路,怎么会没有危险呢?在下庄村,由于煤炭运不进来,村民只能靠劈柴取暖,而树木多长在高山悬崖,数年来有很多村民都因砍柴坠崖身亡。 最终,村民们被说服了,纷纷签订生死状。1997年农历十一月初八,首批80名修路村民集体奔赴悬崖之上的鱼儿溪畔的龙水井,并在附近悬崖安装了炸药。随着毛相林一声令下,轰隆隆……下庄村的希望之路开凿了。 几乎每一个村民都有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从1997年开工到2004年贯通,全村因修路一共牺牲了6个村民。 1999年8月的一天,村民沈庆富被山上掉下来的巨石砸中脑袋,坠崖身亡,年仅26岁。那一天,他刚刚请了两天假,准备下山与半年未见的妻子和不满3岁的孩子团聚。而坠崖前,他正趁着黄昏,往前赶工。50多天后的9月30日,36岁的黄会元也被石头砸中了脑袋,坠崖身亡。“想脱贫致富嘛!其实修这条路,我们这代人也享受不到什么,主要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牺牲的前一天,恰有记者到一线采访,面对摄像机,他说出了这句话,这也是他生前留下的唯一影像。 20多年过去了,毛相林对黄会元至今心存愧疚。黄会元本来已经在1995年举家迁往湖北省荆门县,他在当地采石场,学会了凿岩机技术。是毛相林说服黄会元回来的,而黄会元跟妻子软磨硬泡,最终才决定带着3个孩子回乡。村民冲到崖底,将黄会元的尸首抬回了村,交给他父亲黄益坤。“我们晚辈都叫他坤爷,这个人脾气古怪,性格孤僻,我们从小就怕他”,毛相林做好了挨打挨骂的准备,下决心负荆请罪。但没想到黄益坤并未责怪谁,反而对他们说“没想到你们还能把他的尸首抬回来”,还嘱咐将原本为自己准备的那口棺材给儿子用。 10月1日晚上,全村?榛苹嵩?傩辛嗽崂瘢??嗔值男睦矸老弑览A恕R酝?娑源迕竦闹室桑?踔凉セ鳎??亢撩挥卸? ⑼怂豕???潭?0多天内接连死了两名乡亲,他有了放弃修路的念头,全村村民也陷入巨大的悲痛中。就在这时,谁也没有想到,黄益坤在葬礼上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儿牺牲了,我还要动员全村老幼再努一把力,再添一把火,把这条路修通。只有把路修通了,子孙后代才可以摆脱贫困!” 全村人震惊了,没想到这个怪老头竟如此深明大义!毛相林被点醒了:乡亲们不能白死啊!于是他对所有在场的村民高喊:“同意继续修路的请举手!”此时,所有村民都举起手,自发喊出:“我们同意!”可以说,从黄益坤说出这句话开始,下庄的这条天路就注定要修通了!后来,又有4名村民牺牲,也有人受伤,但毛相林和村民们再也没有动摇过。修“天路”难,走致富路更难 2004年4月,这条8公里长的“天路”终于凿通了。毛相林找了一辆车开进村,全村男女老少跟在后面,啧啧称奇,“真是菩萨显灵”!不少老人还是第一次看到汽车。毛相林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修路只是让村民摆脱贫困的开始。 路修好后不久,毛相林开始规划村中产业,他看中了利润最高的漆树。“种这种树基本不会有什么成本,冬天埋下来,第二年春天就能长高,利润也高。”不过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老百姓一沾到生漆,皮肤就会烂,尤其是夏天,我们这里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漆树怕高温,到了第二年夏天,

提醒您:因为《当代愚公》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推荐杂志

热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