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此一举”_杂志-乐读窝
乐读窝

杂志栏目

乐读窝 > 杂志

“多此一举”

时间:2024-03-04 01:27:48

林深 父亲两兄弟不及成年,爷爷便已过世。一路相依相靠的两兄弟格外情笃,大伯入住老年公寓后,父亲隔三岔五便寻了空去探望。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恰巧得了机会陪父亲同往。大伯住的是双人套间,洗浴室、阳台、并排单人床、桌案、衣柜、空调、电扇配置完备。这时,我发现床头柜上还摆了两柄蒲扇。 “大伯,您这儿空调、电扇齐全,怎么还有这古老玩意儿,岂不多此一举?” “你知道什么?这里很多老人都有风湿病,吹不得空调、电扇,更何况我们这把年纪的人,哪个不是使惯了蒲扇。” 原来,即便空调、电扇样样不缺,可每年夏天,老年公寓还是会替老人们早早备下蒲扇,入秋再集中回收保管。 临行,门边的几把雨伞又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哟,大伯,你们平时也不出门,这伞也太多余了吧?” “那不是给我们老人准备的,而是给探望老人的亲属准备的,每个房间都有这样的备用雨伞。” 回程路上,我深深为自己的短见而惭愧。看似“多此一举”,原是自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来的一举,竟是那么贴心入微的一举! 其实,往往正是因为我们知之甚少,才妄下“多此一举”的结论。 有几次,看见洒水车过路穿巷,雨中作业。听得路上有人议论,下雨天洒水,多此一举不说,还浪费水资源!另有人说,有的路面积泥较多,雨天泥?簦?访媸???鸥??魉??銮衣湟侗怀宓铰繁撸?卜奖慊肺拦と饲謇怼 下结论并不难,难的是有凭有据,有理有断。 记起出差途中的两则小事—— 一次是在北方的一个小镇出差,夜幕未降,黄昏未尽,可司机早早开了车灯。微弱的光束在起伏的乡间小路上探头探脑。日光尚在,还不需要借助灯光探路,此时打开车灯,实在多此一举。 不想司机解释:车灯不是用来照路前行,而是让镇上的人远远就能看到。镇上人家多数养羊,一片宽阔的草地与村镇隔路相望,此时,羊群正好晚归呢。 一次是结束出差,买了夜班车票。来接我的出租车上,除了纸巾和矿泉水,另备有一沓方便袋和一条套在薄膜袋里的毛毯。想来,纸巾、矿泉水偶尔也能派上用场,其他的,多少有些多余吧? 司机如此答疑解惑:原来,他跑夜班,常会搭载一些喝醉酒的人。酒后呕吐甚是寻常,如果停在路边等待客人,一来不够安全,二来夜风袭人,大家都容易受风着凉,方便袋正好一用,也不至于弄脏了车座,一举两得。至于毛毯,假使客人在后座上睡着,刚好打开盖上,醉酒之后,是更加不宜受寒的。 这样的“多此一举”,实在是多多益善。 (孤山夜雨摘自《今晚报》2021年1月6日,赵希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