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中的故事_杂志-乐读窝
乐读窝

杂志栏目

乐读窝 > 杂志

名画中的故事

时间:2024-03-05 04:38:00

王一舸 渔父图(局部)(宋)许道宁 宋代绘画不仅内容丰富,从事绘画的人的职业来源也相当多元,其中就有“医药从业者”。有趣的是,宋代改行当画家的人,其原职业往往和他们当画家的艺术生涯有一定关联,一般有助力作用。比如今天要说的许道宁,就是北宋中期在长安卖药的。 宋代卖药的是怎样一副模样呢?我们可以从描绘杂剧的《眼药酸图》看到他们的尊容。需要说明的是,图里是杂剧演员扮演卖药的人,但是他的衣着更具有典型特征。在宋代,眼睛的?D案往往和医药有关,就像现在的“十”字一样。而许道宁当时可能就是类似的打扮。相传,他每看到长得丑陋奇怪的人,就会“戏写其貌于酒肆”,识者皆笑。相信要他画自己或者别的人物,一定会相当精彩。但留传下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山水画。就像他能够抓住人的神态一样,他是善于临摹的画手,他追慕当时流行的李成等画家的作品。而且,还会将自己的画附送给来他这儿买药的人。这在当时是很“出位”的“艺术家营销手段”。渐渐地,社会也承认了他的绘画,虽然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偏重于模仿,但其实他的作品,尤其晚期作品,有自己明显的风貌。他的《关山密雪图》虽有类似郭熙绘画的动荡感,却也有着独特的荒寒寥落的气息,而不似郭熙的那样热闹。其另一代表作《渔父图》,更加注重荒寒气质的主观表达,而不似前辈那样注重物象的客观真实。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绘画内部逻辑的转变,但想到他当初就能抓住人的面貌特征,戏谑作画,这种“传神”的特殊能力,也算是一以贯之吧。眼药酸图。佚名 关山密雪。图(宋)许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