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战略协同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战略协同

第44章

书籍名:《战略协同》    作者:Andrew Compbell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飞利浦在发展这种海外分支机

        构的时候似乎轻而易举。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是与资产

        下放一同进行的权利和责任的下放程度不同。飞利浦早在本

        世纪初就已开始进行国际化扩张,但当时运输和通信尚不发

        达,这迫使它授予各个独立的海外分支机构一定程度的自主

        权。3  0年代,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导致了对产品和零部件联

        合运输的限制,公司几乎不能再利用这种运输方式向海外分

        支机构提供供应,这迫使公司进一步发展海外机构自给自足

        的能力。在二战期间,为了避免落入敌手,公司甚至将研究

        开发设备也分散到了海外机构,与此同时一些公司经理也逐

        渐离开荷兰来到海外分支机构,这使公司对海外机构的控制

        再一次被削弱了。

        在战后的繁荣时期,当公司经理们集中精力重建遭到战

        争破坏的母公司的时候,海外机构的经理们则利用拥有充分

        自主权的条件谋得了自身长足的发展。通过运用当地的资源

        和生产能力,他们成功地把海外机构建设成了对当地需求和

        机会富于敏感性和反应能力的组织,并逐渐锻炼培养出了一

        种企业家精神和自给自足的能力,而这些在其他与飞利浦规

        244

        24

        11章跨国之路

        模和复杂程度相似的公司中是十分罕见的。

        虽然其他公司不可能再有与飞利浦相同的历史经历,但

        是飞利浦的这种成功所能带给我们的启示却是显而易见的,

        即让海外机构发展本地化的运营能力和自主意识是可行的,

        这就要求在重新分布实体资产的同时也适当地将管理和技术

        资源下放。

        然而正如M  a  t  s  u  s  h  i  t  a和其他许多公司已经逐渐意识到的,

        这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仅使主动意识和企业家行

        为具有可行性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必须设法给予当地经

        理们所渴望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向当地经理授予

        正式的权利和责任,使他们能够据此对分支机构的资源实现

        控制,同时对于他们利用这些职权创造性地解决当地问题的

        努力也应予以奖励。只有将权利、责任同资产一起下放,当

        地经理们才会从总部政策的简单执行者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

        公司价值的创造者。

        11.4发展跨国能力:L.  M.  ERICSSON的经验

        跨国公司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机会(或威胁)出现的

        地方,公司并没有做出适当反应所需要的资源。出现这种情

        况的原因是,机会和威胁出现的地点飘忽不定,而与许多经

        济学家的假设有所不同的是,组织性资源即使在同一个公司

        内也是不容易在不同地点之间来回转移的。此外,公司对诸

        如厂房和研究机构等战略资源存放地点的选择,不仅取决于

        实际的组织需要和战略意图,而且也取决于公司历史发展所

        形成的一些特殊条件。以上两种原因就导致了环境与资源的

        不匹配关系:公司在相对次要的市场拥有过剩的资源,而在

        245

        24

        三部分创造协同效益

        存在巨大机会和挑战的关键性市场则只拥有有限的资源或是

        根本没有资源。

        这种环境与资源的不匹配现象在跨国公司中十分普遍。

        例如,由于很多历史原因,E  r  i  c  s  s  o  n的主要技术和管理资源都

        在澳大利亚和意大利,但这两个市场在全球无线通讯业务中

        的地位并不十分重要。而与此同时,它在蕴涵着将近4  0%的

        全球无线通讯需求并且是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美国市场却几乎

        没有任何资源。Procter  &  Gamble在美国和欧洲市场的实力十

        分雄厚,但在重大日用产品创新成果频出且主要竞争对手正

        在崛起的日本市场中所投入的资源却十分有限。M  a  t  s  u  s  h  i  t  a在

        日本和美国都拥有适当的技术和管理资源,但是在潜力巨大

        且是其老对手飞利浦老巢的欧洲则是面临资源匮乏的局面。

        资源分布的这种不平衡状态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改变,而

        且由于各个市场的相对重要性在不断变化,这一问题也永远

        得不到完全的解决。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去简单地调整

        资源的地理分布状态,而是要创造一种组织系统,使那些在

        实力雄厚的机构中被闲置或是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能够为缺

        少这种资源的市场所利用。

        简单地建立集权式或分权式管理并不能解决这种资源与

        环境不匹配的问题,而且如果期望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国际竞

        争中取得成功,公司就必须培养比本文前面所讨论的两个公

        司层次更高的组织能力。其原因在于,即使是具有最成熟的

        集权式管理或分权式管理能力的公司也具有局限性,在这两

        种公司中,资源所在的地点通常也就决定了对这些资源进行

        控制的地点。无论公司正式授权与否,分支机构的经理对如

        何使用存在于分支机构的资源都有很强的影响力,而且他们
        246

        24

        11章跨国之路

        的关注焦点也是具有等级色彩的,一般而言,分支机构的需

        要总是要优先于公司整体需要的。因此解决环境与资源不匹

        配关系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公司能否成功地将资源的使用权和

        控制权进行分离。

        在我们所研究的公司中,有几家公司正在发展这样一种

        组织能力。这种能力既超越了那些分权式联邦型跨国公司所

        具有的对全球机会与需求做出敏感而快速反应的能力,同时

        也超越了那些集权式核心型跨国公司所具有的通过核心集权

        架构对分布于全球的分支机构进行严密控制与协调的能力。

        我们称他们正在发展的这种能力为“跨国能力”,亦即在既

        保持分支机构的灵敏性又强调全球整合的条件下进行跨越国

        界的管理能力。这种能力的关键在于,在分支机构与总部之

        间以及分支机构与分支机构之间以灵活的方式进行联接,并

        通过这种方式使公司总部及各分支机构的能力都得到提升。

        瑞典的通讯公司E  r  i  c  s  s  o  n就是这类公司中的一个代表,它

        在管理这些必要的联接和运作程序方面已变得非常富有效率。

        我们认为有三个组织特征对其发展跨国管理能力最有帮助:

        ●  组织机构之间在资源和责任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

        ●  一组强有力的跨机构整合机制。

        ●  非常明确的公司整体观念以及非常成熟的全球管理意

        识。

        11  .  4  .  1资源和责任的相互依赖关系

        对跨国性组织最重要的或许就是建立在分支机构之间相

        互依存关系基础上的组织形态。这种资源和责任的相互依存

        关系,通过使对资源、想法和机会的共享变成一种自发的行

        247

        24

        三部分创造协同效益

        为,打破了本地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等级差别。电子数字

        式交换机是通讯类公司在8  0年代及以后的业务中所要使用的

        一种核心产品,为了说明上面这种组织形态对公司的管理能

        力是如何形成影响的,让我们来对照比较一下I  T  T、N  E  C和

        E  r  i  c  s  s  o  n三家公司在开发电子数字式交换机这一产品时所采

        用的不同方法。

        I  T  T是一家始建于1  9  2  0年的波多黎各电话公司。在1  9  2  4

        年的年报中,I  T  T描述了公司自创建以来在建立全球化业务

        方面所一直追求的一个目标,即“建立由本地人负责运营的、

        真正本地化的系统”。在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I  T  T设在各

        国的“系统室”(公司对国家级分支机构的称谓)将主要精力

        都放在了使自己融入当地的环境、适应所在国家的特点和市

        场需求的努力之中。除了最小的系统室以外,其他所有系统

        室都被建成了职能齐备、自给自足的机构,独立负责自己产

        品的开发、制造、销售、安装和服务等业务。

        随着新兴的数字电子技术在7  0年代的出现,开发数字交

        换机所需要的巨额费用对I  T  T这种非常成功的战略形态提出

        了挑战。由于没有任何一个系统室能单独拥有必需的技术和

        财务资源,或是不能从它们自己所在的市场收回全部投资,

        由I  T  T总公司来负责“系统1  2型”数字交换机的开发项目就

        成为一个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但是在独立运作几十年之后,

        那些国家级分支机构的经理们已变得有权有势,他们不愿意

        把数字交换机的开发任务交由总公司研究开发部门来完成,

        而实际上总公司研究开发部门几乎没有从分支机构那里得到

        任何技术或经验上的支持。

        通过施加强大的影响,欧洲系统室抓住了开发系统1  2型

        248

        24

        11章跨国之路

        数字交换机的战略机会。但是之后不久,关于在这个重要项

        目中各个系统室应当充当什么样角色的争论就开始了。许多

        大的系统室在系统的一些关键部分的开发上干脆拒绝依赖其

        他人;而其他系统室则拒绝接受在他们看来不适合本地需要

        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