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一个笔记本搞定你的拖延症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一个笔记本搞定你的拖延症

尽量放宽考量事物的标准

书籍名:《一个笔记本搞定你的拖延症》    作者:大平信孝



可能还有些人“虽然觉得自己干劲很足,但是却迟迟无法展开行动”。出现这种情况的人,比较明显的一个特征是将“行动”这件事看得太重要了。

例如,迄今为止都没怎么跑过步的人,突然需要每天跑上5公里,开始这样的行动需要很大的决心。这种状态跟上述情况十分相似。

这也是没能很好地开展10秒行动的例证。

如果希望感受跑完全程马拉松带来的充实感,并不需要从第二天开始跑上5公里,哪怕第一天的行动设定为“穿上跑鞋走到家附近的便利店”也是可以的。

刚开始时你可以设定一些10秒钟就可以完成的动作。

有意识地进行“绝对能够做到、绝对能够完成的小行动”,日积月累就好。

例如,基于远大的目标,你下定了决心“今天要跑5公里”,但是因为状态不好,只跑了2公里。

这种情况是否会让你产生“今天也没能行动起来”的想法呢?

如果这样想了,证明你考量事物的标准过于严格。

在你的判断标准中,只有“跑了5公里就是成功”“没跑到5公里就是失败”这两个测量基准。

为了你自己着想,请将考量事物的标准放宽些。

例如,“换上了跑步鞋”“出门了”“没有走,跑起来了”“跑了100米”“跑了1公里”等,将所有能分开考量的内容都分开也不要紧。

在这样的判断基准下,是不是跑了2公里也变成十分出色的成绩了呢?

“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定要好好做”,用这样的情绪去做任何事情,刚开始可能会干劲十足,但是很难长时间坚持下去。

这一类型的人还容易出现努力过度的倾向,请一定要注意。

如果从开始行动之前就充满了干劲,行动很难顺利展开,即使开始行动了,也很容易瞬间丧失动力。这样的状态长时间持续下去,分明是“想要”开始做的事情,渐渐会变成“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我建议“努力过度”的人,可以认真体会“不用做到最后”和“不用认真去做”的感觉。

例如今天的目标是学完5页备考参考书,哪怕状态特别好,也请你试一下学完4页就停下来,偶尔感受一下“不用做到最后”的心情。

即使下决心“每天都将办公桌收拾干净后再下班”,今天也可以只把文件整理好就下班,偶尔体会一下“不用好好做”的状态。

给自己降低难度,你会变得更容易行动起来。行动会因此变得更迅速,也更容易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