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信息背后的信息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信息背后的信息

注意环境、组织和系统的缺陷

书籍名:《信息背后的信息》    作者:马克斯.巴泽曼



利益冲突的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审计和学术界。医生、律师、投资顾问、地产代理人等许多我们需要其建议的人,都会受到利益冲突的影响。但是审计人员的相对独特之处在于:提供独立的评估是他们这一职业存在的唯一理由,而影响其专业性的利益冲突让独立性成了不可能。

注意,我说的是相对独特。让我们看一下2008年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发生可以归因于许多因素:不负责任的银行,贪婪的房屋购买者、投机者,民主党国会给予低收入借贷者的高信贷额度,布什政府的不良决策和监管缺失。一些社会群体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了错误判断和利益冲突的影响,但是与审计行业最相似的群体是信用评级机构。

审计公司存在的目的就是向外部利益相关人提供公司财务状况的担保,与此类似,信用评级机构的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外部利益相关人有关债务发行人的信用程度。它的业务就是为评估的投资证券进行风险评级。对于一个面向公众销售证券的金融公司,其发行的证券必须由三大评级机构来进行分级,它们分别是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穆迪(Moody’s)和惠誉国际(Fitch  Group)。

伴随着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成,债券发行者开始将次级贷款和其他高风险住房贷款作为抵押贷款证券进行销售。大量迹象表明,信用评级机构在对这些证券进行评级时过于宽松,没有进行独立评级。现在可以明确的是,评级机构的高管给数以千计的复杂的抵押贷款证券授予了AAA评级(评级中的最高级别),而他们本应该怀疑这些证券存在着很大问题。有一点也很清楚,信用评级机构缺乏的正是他们存在的唯一目的:独立性。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众议院监管和政府改革委员会(House  Oversight  and  Government  Reform  Committee)主席亨利·韦克斯曼(Henry  Waxman)认为:“信用评级机构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巨大失败的故事”。

接受证券评级的公司会向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国际支付费用。与审计公司一样,三大评级机构并没有对投资者负责,投资者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宽松要求和独立性缺失而损失惨重。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因为授予证券发行人顶级信用评级而获得了巨额的利润,它们获得的回报与其评估的准确性无关。事实上,这些拥有最宽松评级标准的评级机构最有可能的做法是,从新客户那里赢得业务后,他们对于正面评估证券具有很强的动机,于是评级标准一降再降,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就像审计公司那样,信用评级机构也在向接受其评级服务的公司提供各种咨询服务。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很长时间内,这种失调状况一直存在于信用评级机构内。2013年9月17日,《纽约时报》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标准普尔的高管做了一个决策,决定降低他们的评级标准,以便可以招揽到更多业务。这一点也很清楚,市场喜欢更低的评级标准。作为标准普尔降低评级标准的回应,其市场份额从金融危机后不久的18%跃升到2013年的69%。

如果评级机构具有取悦所评公司的动机,那么公正的评估就不可能存在。就像审计公司的支持者那样,信用评级机构的捍卫者认为只要强调公司诚信度的重要性,这些机构就不会做出具有倾向性的评估。这种说法错误地相信了信用评级机构的诚信度,这种不信任感还将持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