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情商(全六册)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情商(全六册)

如何注意别人的感受

书籍名:《情商(全六册)》    作者:丹尼尔.戈尔曼



一辆车迎面撞来,她的车立刻变成了一堆废铁。她右腿骨折了,痛苦地蜷缩在车里,孤独无助,甚至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一位路人(至今她也不知道他的姓名)走过来,跪在她身边。在救援人员把她从车里解救出来的过程中,他一直握着她的手,鼓励她,安慰她。尽管她感觉很疼,很焦急,但是由于他的帮助,她一直很镇静。

后来她感叹道:“他真是我的天使。”


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是什么样的情感驱使那位“天使”跪在这位女士身边安慰她,但是产生同理心肯定是这种同情行为关键的第一步。

同理心的产生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情感共享,这是充分理解他人内心世界的首要必备条件。毫无疑问,镜像神经元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一位神经学家说的那样,是它们“使你产生了丰富的同理心,使你在看到别人受伤时自己也会感到疼痛”。

俄国著名的戏剧改革家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应该回忆与剧本情景类似的经历,这样才能唤起真实的情感。但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还说过,这些回忆并不一定局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他人的经历。当然,前提是他人的经历在我们心中引发了同理心。这位传奇的表演训练大师建议:“我们应该仔细观察别人,并且尽可能体会他们的感受,直到对他们的同情转化成我们自己的感受。”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建议是很有预见性的。对大脑活动的成像研究表明,当我们回答“你感觉如何”时和听到别人询问“她感觉如何”时,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体会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感受时,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当人们模仿别人脸上快乐、恐惧或者厌恶的表情时,他们自己内心也会产生类似的情绪。这种有意的模仿和看到别人脸上的表情以及自发情感引起的神经活动都是一样的。就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解的那样,刻意引发的同理心引起的神经系统活动会更加活跃。当我们注意到别人的某种情感时,我们也会产生同样的感受。我们越是努力体会他人的情感,或者他人的情感越强烈,我们产生的同理心也会越强烈。

1909年,德语词汇“Einfühlung”首次进入英语,形成了一个新的合成词——“empathy”(同理心),它的意思是对他人内心情感的模拟,直译就是“感受别人的感受”。首次把“同理心”这个词引入英语的是德国美学大师特奥多尔·利普斯,他曾经说过:“当我看到杂技演员走钢丝时,我就感觉自己好像也在钢丝上面一样。”也就是说,我们好像可以感受别人内心的感受。的确是这样的,神经学家们认为一个人的镜像神经系统越活跃,他产生的同理心就越强烈。

在现代心理学中,“同理心”有三层意思:注意别人的感受,感受别人的感受,针对别人的痛苦采取救助行动。这三层意思描述了三个阶段:首先我看到你,接着我体会你的感受,然后我采取行动帮助你。

斯丹芬妮·普莱斯顿和弗兰斯·德瓦尔关于人际感知与行为关系的理论认为,同理心的三层意思和神经学中同理心产生时大脑的活动非常吻合。由他们两人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再合适不过了。普莱斯顿是运用社会神经学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类同理心的先驱,而德瓦尔是亚特兰大耶基斯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主任,他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对灵长类动物的系统研究,以期对人类行为研究有所启发。

普莱斯顿和德瓦尔认为,产生同理心的时候,我们的情感和思想都会沿着与他人相同的轨道运行。比如,听到别人的惊叫,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猜想到底是什么事情引起了他们的恐惧。从认知的角度来说,我们分享着相同的情感“表现”,也就是一系列共同的场景、联想和思想。

普莱斯顿发现,当一个人回想起他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以及与最亲密的朋友在一起的幸福时刻时,会激发大脑内相同神经系统的活动。换句话说,体会别人的感受,也就是产生同理心时,和自己亲身体验时,会激发大脑内相同神经系统的活动。

交流双方所谈论的话题必须是他们都感兴趣的,否则交流就无法进行下去。通过交流思想和情感,交流双方迅速达到了心灵相通的境界,不需要再浪费时间和语言去解释彼此的感受。

对他人的感知会自动反射到我们的身体里,使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想法。他们的思想占据了我们的心灵。我们就是依靠自己身体的这些内部信号来揣测他人的内心思想的。除了体现人们的内心思想外,微笑、眨眼、怒视或者皱眉还能有其他作用吗?

只有理解了别人的感受和意图,我们才能迅速作出回应,并且预测出他们下一步的打算。这种洞察力在任何人际交流中都必不可少,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那些转瞬即逝的微妙信号,从而理解对方现在的想法和将来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