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脑力训练可以提升学习自信

书籍名:《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作者:Peter C. Brown



脑力训练游戏的效果如何?我们见证了一门新生意的兴起,它声称大脑就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网络游戏和视频来训练,从而打造人的认知能力。这类产品大部分都基于2008年报道的在瑞士进行的一项研究,但这项研究的范围非常窄,而且成果无法重现。[14]它关注的是改善“流体智力”,也就是抽象推理、理解不熟悉的关系,以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组成智商的智力有两种,其中之一便是流体智力;另一种是晶体智力,即人们从多年经验中积累下来的知识集。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学习与记忆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晶体智力,但流体智力要怎么提升呢?

决定流体智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工作记忆的容量大小:一个人在解决一个问题时(尤其是在有干扰的情况下),能在头脑中记住新概念与新关系的数量。以上研究主要是让参与者完成一些任务,而这些任务对工作记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也就是让实验参与者记住两种不同的感官刺激,从而保证他分心的时间越来越长。其中一种刺激是一连串数字,另一种则是在屏幕不同位置出现的方形光点,光点的位置与数字每三秒就会变化一次。实验参与者的任务是在观察数字变化与光点变换位置的同时,判定每种数字与光点的组合是否在n次重复前出现过。次数n会随着实验时间的增加不断增加,逐步给工作记忆增添更大的难度。

在实验开始前,所有参与者都进行了流体智力测验。然后,在最多19天的时间里,参与者要练习他们的工作记忆,而且难度会逐渐加大。在培训结束后,他们要重新测验流体智力,所有参与者的成绩都好于培训之前,那些参与培训时间最长的人进步最大。这些结果首次证明了流体智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

那么,批评的意见是什么呢?

参与者较少(只有35人),而且都出自一组背景相似的高智商人群。此外,研究仅关注了一项培训任务,所以不能确定其他的工作记忆培训任务是否也能得出类似结论,也无法确定这些结果是否真正与工作记忆有关,而不是和这一特定培训的某些特质有关。最后,成绩提高的持久性无法保证,而且正如前面所说的,这些结果无法在其他研究中重现。所谓科学理论,其根基就在于实证研究结果的可复现性。网站PsychFileDrawer.org记录了20项用户最想看到结果重现的心理学研究,瑞士的这项研究排名第一。201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近期的一次尝试也未能找到证据证明,重复瑞士研究中的练习可以提高流体智力。不过有趣的是,该研究的参与者相信,他们的心智能力有所改善,作者则称这是一种幻觉。然而作者也承认,主观能动性的增加有助于人们用更大的毅力解决难题,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已经通过培训提高了。[15]

大脑并不是肌肉,因此强化某一项技能不会让其他技能自动得到提升。就练习过的资料与技能来说,使用检索练习与构建心智模型一类的学习方法与记忆方法的确可以提高人们的能力,但这种益处无法让人精通其他的资料或技能。对专业人士大脑的研究显示,大脑中和这一专长有关的区域才会出现轴突髓鞘强化的现象,其他区域则不会出现。钢琴演奏家脑中的髓鞘形成变化仅限于钢琴演奏家。但是,让实践成为习惯的能力是普遍性的。至于研究参与者声称脑力训练提高了一个人的自信与主观能动性,这种益处更有可能来自良好的习惯,例如学习如何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地做事。

理查德·尼斯贝特指出,环境“乘数”可以把很小的基因因素放大,产生巨大的效果:基因决定了一个孩子只是比其他孩子稍微好奇一些,但如果环境能满足他的好奇心,那么这个孩子就可以比其他孩子聪明许多。反着看这条理论,既然无法快速提高智商,那么有没有策略或做法可以当作认知“乘数”,放大目前的智力水平呢?的确有三种:抱有一种成长心态、像专家那样练习,以及建立记忆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