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给职场人士的学习策略

书籍名:《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作者:Peter C. Brown



前面刚刚列出的针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对任何年龄段的任何人都有效果。以上策略主要是围绕课堂说明的。虽然原理相同,但终身学习者要在各种各样没有那么规范的背景下使用它们。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终身学习者。从降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学习认识周围的世界,通过实验、试错,以及面对随机出现的挑战,需要回忆之前类似情况下自己的做法。换言之,书中提到的生成、间隔练习一类的技巧,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虽然与直觉相悖)。无论是兴趣还是工作,只要需要不断地学习知识,人们都可以从中领教这些方法的威力。



检索练习


纳撒尼尔·富勒是明尼阿波利斯市格思里剧院的一名职业演员。在一次晚宴上,同剧院的著名艺术指导乔·道林听说了我们的工作后,马上推荐我们去采访他。按照众人的说法,在担任候补演员时,富勒能记住一个角色的所有台词和走位。他只要一上场,就没有出错的时候,即便没参加正常的排练也没问题。

富勒在舞台上的表现非常专业,通过多年对角色的钻研,他的技艺日臻成熟。他经常担任主角,其他的时候则在剧中扮演一些次要角色,但也做候补主角。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拿到一部新剧本后,富勒会用活页夹把它们装订起来,通读一遍,标出自己那部分台词。“我要弄清楚自己有多少台词要背。我会估算自己每天能背多少,然后尽早开始,争取把它们背下来。”[4]把自己的台词标出来,可以让他更容易地找到它们,也可以给他一种把内容组织起来的感觉。所以,这种着重标出和学生在课上所做的“标重点”并不是一回事,学生标记内容只是为了反复阅读。“你能从整体上了解台词,知道前前后后都说了些什么。”

富勒会使用各种形式的检索练习。首先,他拿出一张白纸,盖住剧本的一页,再把纸往下拉,让对手戏角色的台词慢慢出现。因为这些台词可以当作线索,帮助他回忆自己的台词,里面蕴含的情感也通过他自己的角色反映出来。他会盖住自己的台词,尝试大声地背诵出来,也要检查准确率。如果背错了,他就把它们重新遮上,再次背诵。直到能正确背出这一段,他才会把挡在下一段上的白纸移开,开始新的内容。

“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完成了一半的工作,你还要知道该在什么时候说。我并不比别人更擅长记忆,但我知道的重点之一是,要尽最大努力在不看剧本的情况下把台词背出来。想把台词记住,我必须要做到这一点。

“我会疯狂地工作。当感觉收效不大的时候,我就会停下来,第二天再背诵。这时,我会忘记之前的东西,很多朋友都怕出现这种情况。但我相信既然东西都已经在大脑里了,它会一点点重新浮现的。之后我会把心思用在新的台词上,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全剧结尾。”

在处理剧本的时候,富勒会不停地跳过熟悉的内容与剧幕,去看新的资料。整部剧就像一条逐渐织完的毯子,每一幕的含义都靠前一幕赋予,新一幕则进一步推进剧情发展。当背到最后的时候,他会倒过来练习,从不那么熟悉的最后一幕开始,再练习比较熟悉的前一幕,然后回到最后一幕。之后他又跳到这两幕之前的内容,再一直练习到结尾。他会按照这种模式重复练习,直到回到第一幕。这种来回背诵的方式帮助他把不熟悉的内容变成熟悉的内容,加深了他对角色的全面理解。

背诵台词可以以视觉化的方式进行(想象剧本中的人物“跃然纸上”)。但富勒说,这也是“身体的表演、肌肉的表演,因此我会模拟角色的口吻念台词,体会角色的感受”。富勒会查看剧本的语言、字词的韵味,以及言语的修辞,从而弄清楚它们的表意方式。他会挖掘角色的自我表达、舞台动线、面部表情等体现内在感情的方方面面,驱动每一幕进行。这些细化形式帮助他从感情上理解角色,与人物发展出更深刻的联系。

他的检索练习还发展出了一种更高级的形式。富勒现在抛弃了纸质剧本,而是把剧中其他演员的台词录进手掌大小的数字录音机中,录的时候尽可能“用角色的方式”说话,以便区分。他把录音机握在手中,拇指就放在控制键上。按下“播放”按钮的时候,富勒能听到各个角色的台词,也就是他的记忆线索;按下“暂停”按钮的时候,他就从记忆里翻出自己的台词,把它们念出来。如果觉得背得不对,他会去检查剧本,有必要就重新播放整个段落,念出自己的台词,再继续后面的内容。

当富勒要替补一个角色时,在导演和演员敲定走位(就是演员在舞台上的站位,以及相互之间的移动)之前,他会先在家练习,把客厅想象成舞台,同时预想走位的方式。他一边拿着录音机串词,一边在想象的剧幕中穿梭,给这部分剧情安排人物动作,与假象的道具互动。当他要替补的演员排练时,富勒会在剧院大厅的座位之后观察,按照舞台上演员排练的方式,自己在下面走位。回家后,他还会继续练习,在客厅里调整想象中的舞台,排练新的走位。

富勒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机地加入了各式各样的必要难度:检索练习、间隔练习、穿插练习、生成(他扮演的角色的心理、举止、动机、特性),以及细化。通过这些技巧,他认识了角色以及角色表现出来的多层含义,从而让形象更具体,为观众献上活灵活现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