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微精通:轻松到不可能放弃的技能学习手册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微精通:轻松到不可能放弃的技能学习手册

创造还是消费,这是个问题

书籍名:《微精通:轻松到不可能放弃的技能学习手册》    作者:罗伯特.特威格尔



人类“以专家为中心”的生存模式是一种经济模式。比如你是位整天做鞋的专家,社会和你双双从中受益,你就不再需要去挤牛奶、种玉米、捕鱼。可是如果你就是喜欢做这些事情呢?如果你觉得一周只做三天鞋才是合适的,而不是在敞开式工作间里一周工作五天,每天2小时通勤后再干上12小时的活(这会让你抓狂),那会怎么样呢?

创造比消费更让人有满足感。消费使地球资源消耗殆尽,还会污染海洋。当然,比起狼吞虎咽地吃下难吃的烘豆罐头,美食能让人大快朵颐。但是,微精通使我们的生活更具创新观念。我们能看到,创造让生活更美好。

幸福来自内心,由你自己决定。享乐来自外部,你必须去寻找。享乐大清早把你从床上拽起来,而幸福助你在静谧的夜晚安眠。通常,创造带来的快乐远比消费提供的要持久。



增强信心


微精通能帮你一步步地树立自信心。完成的微精通越多,你就会越自信。这不仅仅是因为你从每项微精通中获得了一些具体的技能。你还能开发那些适用于各种微精通的技能,比如快速学习,建构知识获取相关信息,绩效技能,记忆改善(这是老天给我们的能力)。

自信心在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年轻时,自信是我内心的一种超强优越感,没什么能让我感到害怕或紧张。但是我发现,很多看上去自信爆棚的人却会被各种自我怀疑困扰。有时,一些看似自信的表现,如快速的语调、洪亮的声音,以及幽默的行为,只是为了掩盖不自信。

科幻作家阿尔弗雷德·埃尔登·范·沃格特(A.  E.  van  Vogt)所言极是,他说自信只是一种简单的能力。是被问到的时候能清晰响亮地说出自己名字的能力,是向人温暖致意的能力,是及时向他人表示热烈祝贺的能力。换句话说,忘掉内心的感觉,好好表现就行。

对于旁观者而言,以下这两种人没什么区别,一种人天生能和公交车站上的任何人搭讪,另一种人开始只能自言自语,但是经过努力,成功克服内心的胆怯后,也能与人广泛交流。你能从一些极端的例子中看到这一努力过程,比如一个口吃患者变为天才演说家。

所以,自信其实就是看你愿不愿意确立目标,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上。更多有针对性的努力就像特意打开一个水龙头,让能量喷涌而出,而不是坐等它魔幻般地自找出路。

如果缺乏自信,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不具备足够的能力。这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定好目标,打开水龙头,投入更多的努力。学唱歌时,缺乏信心会让歌手不敢放声,更容易跑调,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削弱了信心。为了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在感觉自己跑调的时候,你要大声唱出来,而不是更加放低声音。这是一个有意识地打开水龙头,而不是坐等灵感从天而降的例子。

缺乏自信往往意味着我们只是不去尝试,而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根本没尝试过。人们把自己描述成“失败者”的时候,通常透露出这样的信息:他们仅仅是有个想法,却没有做更多的研究和进一步的努力。他们认为那“不值得”“太多人已经做过了”,或是“自己不够优秀”,但其实你已经够优秀了。



微精通是提升自信的阶梯


在任何领域,我们都能借助“增强信心”这架梯子步步向上、勇攀高峰。微精通非常顺应自然,实践中,你将获得足够的信心去攻克更大的难题。以下几点将使这成为可能:

运用可复验性使实验变得容易。  微精通属于小项目,能快速推进,并易于复验。可复验性能培养自信。如果每次重做都是一种实验,你就能收获更多的信心。你会扩大实验范围,心理上也能承受更陡峭的学习曲线。

摒弃“一次性”执念。  人们对早期潜能报以真诚的鼓励时,你有多少次听到过这样的论调?“这是侥幸”“是新手的运气”……当然,新手的运气确实存在,老天看上去会对敢作敢为的学习者好一点,但这不能成为你偏执于早期成功的理由。你应该全力以赴、稳步提高。每项微精通都具有可复验性,这一事实将减少对“新手的运气”的指责。微精通并非被设计成“一次性成功”,所以怎么可能受制于“一次性运气”呢?

微精通微小,并且有可复验性,能很容易体现出你正在精进。很多人在过去几年里都没有学习任何新东西,这使得他们的自信心和能力都丧失了很多。实践微精通,你将打破这一恶性循环,观察到自己因不断进步而表现出来的变化。

承认显摆能力也是一种社会需求。  有人可能会嘲笑或贬低人类对他人关注的需求。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注,只是有人多、有人少而已。每个人也都在学着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只是有人做得好、有人做得差而已。现在,如果你没有得到足够的、恰当的关注,为什么不开展微精通然后通过“注意力回报”来得到更多呢?有担当的谦谦君子可能会避开这种回报,但我知道,当面对陡峭的学习曲线时,你需要任何能得到的帮助和支持。

然而,还有一个要素与此相关。缺乏自信的人不喜欢被注视或曝光,他们甚至对在公共场合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都觉得勉为其难,更是惧怕在研讨会或课堂上不得不做的短小的介绍性演讲。(我了解,因为我也是这样的。)

其实问题不在于被注视,也不在于你想象中的被评头论足。在一群友好的8岁小孩而不是易怒的青少年面前,你可能会很开心地玩“三牌戏法”(three-card  trick)。

没人喜欢被说三道四,但微精通可以使你不被说长论短,因为每次实验都只是多次练习中的一次,做得差并没有什么影响。给某人做煎蛋卷的时候,我可能会紧张。如果做坏了怎么办?但随后我想起来,最关键的是自己走在通往微精通的路上,而不是得到一次性成功。这只不过是又一次练习而已,如果他们说还不够完美,我会衷心感谢他们屈尊品尝我的食物,下一次我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