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微精通:轻松到不可能放弃的技能学习手册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微精通:轻松到不可能放弃的技能学习手册

精炼并重启遗愿清单

书籍名:《微精通:轻松到不可能放弃的技能学习手册》    作者:罗伯特.特威格尔



虽然比起“遗愿清单”,我喜欢“愿望清单”这个词,因为它听上去更积极,但我坚信这样的清单是改变生活的工具。我们可以认为生活是由外部驱动的,比如升职、当选、被选择、被喝彩;也可以认为自己有更多的主动权:在我们衰弱到无力做任何事之前,简单列出自己希望完成的事情。

在大多数人的愿望清单上,各种微精通以多种形式或特征高频出现。美国作家、博学家克利福德·皮科夫(Clifford  A.  Pickover)是制作愿望清单的强烈支持者,以下是他清单的前十项⑦  :

1.  演奏巴赫(Bach)的《D小调触技曲与赋格曲》(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2.  学习张氏太极拳(Ch’ang-style  Tai  Chi)

3.  获得博士学位

4.  写一部小说并卖出去

5.  饲养亚马孙金色英丽鱼

6.  成为摇滚乐队低音吉他手

7.  品尝香辣金枪鱼寿司卷

8.  拥有一台三菱30GT手动挡跑车

9.  试射配置0.45英寸柯尔特自动手枪弹弹匣的乌兹冲锋枪(Uzi)

10.  发表一篇有关三重积分符号的技术论文

试射乌兹冲锋枪不太能算是微精通,但是打得准了就算。拥有一辆手动挡跑车看上去也不算是什么技能,但如何以跑车的调性来驾驭好它,也会受到微精通理论的影响。

皮科夫是一位精灵古怪的博学家,他写了三十多本书,范围从科幻小说到艰深的数学。他还有很多专利,在纽约的托马斯·沃森研究中心(Thomas  J.  Watson  Research  Center)就职,是语音识别软件专家。从他的愿望清单(大部分已完成)中估计你能猜得到,他已掌握了广泛的技能并都实现了微精通。你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发现更多他的“愿望项目”。

皮科夫的精神实质是顺应自然的自由博识,汲取、融合不同领域的精华,提高生命质量和专业水平(如果你有专业领域的话)。

不过这个清单也有一个问题,它可能会变成消费品清单,而不是真正的成就清单。而且纯粹是为了回顾而做事,这有点怪异,当然,这些事情当时做的时候应该也是有益的……也许有益?这需要平衡。列一份微精通清单,你就能做一些趣味横生的事情,不但能温馨回顾,还能一直对自己有帮助。



微精通和心流


“心流”这个概念在本书的开头已经提到过,由匈牙利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推广普及。其中心思想是:在完全沉浸于活动中时,我们会进入一种意识不到时间的精神状态。我们的专注力增强,感觉充满活力,不过一旦意识到这些就会打断心流状态,我们只有在事后才能回想起这种感觉。处于心流状态时,我们的思维批判闸门关闭了,因而学得更快。

传统学习方法实际上会妨碍人达到心流状态,而微精通有利于形成心流并使之持续不断。举个简单的例子,画禅圆(在“什么是微精通”那章讲过)在不断尝试用钢笔或毛笔画出完美的书法圆圈时,你能轻松进入半冥想、全神贯注的心流状态。在专注地练习一门语言或相对简单的一项技巧(比如在指尖上转篮球)10~15分钟后,你能很容易地达到可以被称作“微心流”的状态。

练习能够促进心流状态的实现。首先选出一个有能力攻克的挑战项目。若挑战超出了你的能力,你会发现自己更兴奋(如果你的水平很差,甚至会产生焦虑)。反之,若挑战完全处于掌控之中,久而久之,你会深感无聊。

心流处于焦虑与过度控制之间。一开始就要百分百专注,因为分心是致命的。然后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虽然心流不受时间影响,但时间压力会阻止它的产生)。最后,你要反观自己的内心,焦虑,无聊,还是活力满满?

微精通可以算是一种体验心流的完美方法——挑战目标明确,需要的技能也不难学到。到了微精通复验与实验阶段时,你可以通过观察自己从无聊到兴奋或焦虑的过程,提高对心流的认识。

可以用数字标识状态,0-无聊,1-放松,2-可控,3-心流,4-兴奋,5-焦虑。如果觉得这个挑战稀松平常,那就加大难度。如果觉得紧张不安,那就放慢脚步,降低难度,提高技能。如果实现了“3-心流”,那太棒了,能让人欣喜若狂,时间都静止不动了。我曾练习手绘线稿草图的微精通,在下午4点半时还以为才到午饭时间。4个小时就这样飞速地消失在聚精会神和自得其乐之中。这完全是一种“活在当下”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