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大公司做人 小公司做事

乐读窝 > 科幻小说 > 大公司做人 小公司做事

第23章 做事要有“心计”(5)

书籍名:《大公司做人 小公司做事》    作者:贺兴兴


  在信息时代,装忙当然离不开电脑这个重要道具。一位广告客户经理故意让显示器背对着同事们,这样同事们只能看到他经常坐在电脑前眉头紧锁若有所思,其实他是在为即将出生的宝贝设计玩具。当然,电脑可以掩盖许多与工作无关的活动,聊天、交友、购物等。当然,如果你更“处心积虑”一些,你可以借助某些程序让电脑在半夜向你的上司自动发送与工作有关的邮件,让他以为你为了工作而挑灯夜战。

  尹静在这个公司做了三年之后,才有机会见到亚太区人事总监,为了迎接他的远道而来,尹静花了整整半天,把自己因为忙碌和频繁的出差而遗忘的功课——清洁办公桌给补上了。堆积如小山的文件被一一清理,尚没有归类的文档终于回到了它们应该待的地盘,横七竖八的文具也被重新排列了一遍,刹那间尹静的办公桌有了改头换面的感觉,本来习惯躲在文件堆里办公的尹静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新和透亮。

  尹静自鸣得意了一番,这下可以让人事总监看到一个工作努力又干练的形象了。等待的总监终于现身,他除了开会也择机与大家交流和沟通,尹静也有幸成为被召见长谈的人,人事总监的思维非常严谨,也可以说稍有刻板,不过他的不拘言笑的模样还是让有人有威慑感。两天的访问很快结束了,尹静却为此遭遇了尴尬,她的亚太业务的顶头上司来电与她分享了人事总监上海之行的意见,其中有一条他认为尹静的工作不忙碌,要么是公司分给的工作量不够,要么是有偷懒之嫌。尹静心中难免不服,要知道她已经被公司剥削到极点,差不多一人干三人的活。气愤的尹静脱口而出,“凭什么人事总监这么说?”

  上司很冷静地告诉她:“你的办公桌太干净了。”

  天哪,为了迎接老板的巡访,尹静才特意抽空理了理办公桌,不料干净的办公桌却成了工作不够的罪证,早知这样肯定让老板看一个邋遢忙碌的尹静,后悔让她一段时间委靡不振。

  或许人事总监也没有错,他用最理性的逻辑看待员工的办公桌,因为每一个办公桌身后就是一个真实的员工形象。做老板的可以容忍员工的不干不净,却不能容忍员工的太空太闲,情愿员工忙死,也不愿员工无所事事,至少办公桌是最好的见证物。吃过一次亏的尹静从此抱定了一个信念,打死也不理办公桌,并美其名曰:暧昧是最聪明的生存哲学。

  尹静把暧昧办公桌的理论不断发扬光大,于是认识她的都知道了,越乱的办公桌越是迷惑老板的眼睛,好像越是暧昧的关系越引人入胜。

  职场行为专家指出,经济危机的大形势下职场中个充满了恐惧气氛,老板也会变得多疑。如果他发现你企图用小伎俩营造假相,裁员的大刀肯定会先落到你头上。所以,在非常时期,装忙不仅是一种必需,而且其技术含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做人做事黄金箴言

  装忙是一种职场艺术,也是职场必备的生存技能。装忙也是会做事的一种体现,一种必然的需求,而且技术含量要求越来越高。

  找到最重要的事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样的道理,“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认真处理,不太重要的事情我们也有责任努力做好。”这是一个人素质和责任心的重要体现。但是在企业里,并非所有的拖延者都是不负责任、懒散懈怠的人,相反,在拖延者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工作勤勤恳恳。他们之所以拖延,是因为他们做事不分轻重缓急。如果一个人对他的工作分不清轻重缓急,那他就弄不清自己在工作中该去做些什么。时而做做这,时而做做那,结果是什么都没做成。

  对于这样的员工来说,在所有他要做的事情里,他很难说出一个“不”字。因为他分辨不清楚一件事情是重要还是不重要。每碰到一件事情,他都会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而结果是,他总是有着太多的事情需要做,但却没有办法完成,所以他只好不断地拖延。

  的确,工作需要章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轻重缓急!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把事情做得有节奏、有条理,避免拖延。

  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要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效率最高的员工是那些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无动于衷,而对那些重要的事情积极迅速的人。一个人如果过于努力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他就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去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

  许多员工不知道把工作按重要性排队。他们以为每项任务都一样重要,只要时间被工作填得满满的,他们就会很高兴。然而懂得安排工作的员工却不是这样,他们通常会按优先顺序去展开工作,将要事摆在第一位。

  周华是某私企经理秘书,几年前刚进公司时,周华还脱不了“学生气”,做事分不清主次,每次经理布置工作时,她都认真记录,可到具体执行时便因种种原因“走样”:不是丢三落四,就是缺东少西,为这事,经理没少发脾气。

  有一次经理出差,临走前让周华起草一份重要的发言报告,以备他一周后回来开会用。周华当时认为时间很充裕,不妨慢慢准备。其后几天,周华只管忙着处理其他日常事务。转眼到了第六天,周华突然意识到,经理第二天就要回来了,可报告还没开始动笔,凑巧的是,周华这天的事情又特别多,上午要替经理参加朋友的开业庆典,下午又要接待已提前预约的客户。

  等一切处理妥当,已临近下班,周华只好准备回家连夜赶写报告。吃过晚饭后,周华坐到电脑前开始写报告时,却突然发现,有些背景资料忘了带回家,这可怎么办?第二天,周华只好一早就冲到办公室赶报告,总算在经理上班前勉强把报告写完了。

  开完会后,经理把周华叫到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质问她这一个星期的工作状况,然后严肃地说:“你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为什么交出这样没水平的报告,甚至还有一大堆错字?”周华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便老老实实地讲述了报告的完成过程,等着被“炒鱿鱼”。不料,经理长叹一声说:“你们这些刚毕业的新人,有热情但不够成熟,做事情完全分不清主次先后。”随后,经理一笔一画在白纸上写下10个字:“要事第一,要务优于急务”,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周华:“秘书的工作很琐碎,但是一定要分清主次,再不能犯同样的错误了。”

  经理的一席话,让周华茅塞顿开。从那以后,她抱着“要事第一”的原则,做事前先安排好顺序,忙而不乱,最后受到了经理的表扬。

  要事第一的观念如此重要,却常常被我们遗忘。我们必须让这种观念成为一种工作习惯,每当一项新工作开始时,都必须首先让自己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事,什么是我们应该花最大精力去重点做的事。

  然而,分清什么是最重要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工作中,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将紧急的事情视为重要的事情。

  其实,紧急只是意味着必须立即处理,比如电话铃响了,尽管你正忙得焦头烂额,也不得不放下手边的工作去接听,它们通常会给我们造成压力,逼迫我们马上采取行动,但它们却不一定很重要。

  那么,什么才是重要的事呢?通常来说,重要的事应是那些与实现团队和个人目标有密切关联的,并且会对团队成员的使命、价值观有帮助的事。

  根据紧迫性和重要性,我们可以将每天面对的事情分为四类:

  重要而且紧迫的事;

  重要但不紧迫的事;

  紧迫但不重要的事;

  不紧迫也不重要的事。

  在工作中,只有合理高效地解决了重要而且紧迫的事情,我们才有可能顺利地完成其他工作,而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则要求我们应具有更多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早做准备,防患于未然。剩下的两类事或许有一点价值,但对目标的完成没有太大的影响。

  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是需要大量时间去做的事。它虽然并不紧急,但却决定了我们的工作业绩。80\/20法则告诉我们:应该用80%的时间去做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而用20%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可以说,那些取得优秀业绩的企业员工都是这样把时间用在最具有“生产力”的地方。

  分清轻重缓急,设计优先顺序,要务优于急务,这是高效工作的精髓。但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时间安排上应尽量避免产生急务,而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在工作时尽量多处理要务,以减少任务的堆积。

  做人做事黄金箴言

  工作需要章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轻重缓急,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有创造性地工作

  “灵感来源于观察”,但是在很多人看来,创新是陌生而神秘的,它似乎只是少数天才的专利。其实,创新有大有小,内容和形式也可以各不相同。特别是在今日的世界,创新活动已经不仅是科学家、发明家在实验室里的工作,它已经深入到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已经是所有员工都可以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任何人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随时随地都可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从而创造奇迹。

  美国宣传奇才哈利小时候在一家马戏团做童工,负责在马戏场内叫卖小食品。但是每次看戏的人并不多,而买东西吃的人则更少,尤其是饮料,很少有人问津。有一天,哈利突发奇想:向每一位买票的观众赠送一包花生,借以吸引观众。但是老板坚决不同意他这个荒唐的想法。哈利提出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做担保,请求老板让他尝试一下,并承诺,如果赔钱了就从自己的工资里扣;如果赢利了,自己只拿一半。老板这才勉强同意。于是,以后每次马戏团演出时,哈利都会在马戏场外高声大喊:“来看马戏喽!买一张票免费赠送好吃的花生一包!”在他不停的叫卖声中,观众比往常多了几倍。

  观众进场后,哈利又开始叫卖啤酒、汽水等饮料,而绝大多数观众在吃完花生之后觉得口渴都会买上一瓶饮料。这样一场演出下来,马戏团的营业额比平常增加了好几倍。

  一家企业如果缺少创新思维,在市场上是难以发展甚至生存的。企业应该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时时刻刻重视创新,不拘一格地寻找新的经营方式,从而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

  日本的东芝电器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曾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公司7万多名职工为了打开销路,费尽心思地想了很多办法,但进展依然不大。

  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公司领导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由于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也不例外,而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浅颜色或一些其他颜色。这一建议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重视,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

  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便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的电扇,大受顾客的欢迎,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几个月之内就卖出了几十万台。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电扇就不再是单一的黑色了。

  这一事例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只是改变了一下颜色这种小事情,就开发出了一种面貌全新的新产品。而这一改变颜色的设想,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何等巨大!而提出这一设想,既不需要渊博的科学知识,也不需要有丰富的商业经验,为什么东芝公司其他的几万名职工就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呢?为什么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成千上万的电器公司,在以往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竟都没有人想到,没有提出来呢?这主要是因为:自有电扇以来,它的颜色就是黑色的,虽然谁也没有做过这样的规定,但它在漫长的时间里已逐渐成为一种惯例、一种传统,似乎电扇就只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称其为电扇。这样的惯例,这样的传统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便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严重地阻碍和束缚了人们在电扇设计和制造上的创新思考。

  现在企业更新、淘汰的速度越来越快,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当一些著名大企业江河日下难挽颓势,一大批中小企业举步维艰之时,企业要想保持昔日辉煌,将越来越难。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竞争是一场不进则退、永无止境的竞赛。

  由此可见,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创新的,创新可以使企业处处把握先机,时时抛出新招,吸引公众的眼球和欲望,开拓出全新的市场。

  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准备发射前,有一位公司的老总给有关人员写了封信,想在卫星外面做广告。有关人员收到信后,都认为他有神经病,根本不予理睬。

  可是这位老总却很认真地一次又一次给他们写信,非要做成这个广告不可。后来,这件事情传开了,所有人都觉得很新鲜,在卫星上做广告,谁能看得见呢?一个谁也看不见的广告又有什么意义呢?难道广告是做给外星人看的吗?

  直至卫星真的发射成功了,这位老总的要求也没有被批准,但却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短短几个月内,这位老总和他的公司在美国变得家喻户晓,知名度大大提高,产品的销量也节节攀升。

  后来记者在采访这位老总时问道:“您怎么会想到在卫星上做广告呢?”这位老总笑笑说:“当时我的公司刚刚起步,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做广告。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我只能找一个根本不可行的办法,一分钱没花,却比花了钱的广告效果还要好上千倍。”这就是创新带来的巨大收益。

  创新是一种态度。所以,在工作中,只有让创新成为每一位员工自动自发的一种态度,才能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共赢,才能让我们梦想成真。

  做人做事黄金箴言

  创新是一种态度,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只有让创新成为每一位员工自动自发的一种态度,才能实现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共赢,才能让我们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