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GDP高手_杂志-乐读窝
乐读窝

杂志栏目

乐读窝 > 杂志

刷GDP高手

时间:2024-03-03 05:25:57

yevon_ou 许多国家十分重视GDP这一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但如何提高GDP,是有许多门道的。 刷高GDP的关键,在于尽快跨过基础温饱线。人均GDP一旦超过7000美元,后面的GDP增速会像玩网络游戏时“开了挂”一样迅速。例如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早已跨过这条线,本身经济实力非常雄厚,在不知不觉中,本地的西餐、日料、泡澡,甚至遛鸟等服务业都有了规模庞大的消费者。 假设人类的需求分别是:A.高级情感,B.中级需求,C.基础温饱。只有当C获得满足时,A和B才有市场。需要注意的是,A和B几乎可以无限增长,“你服务我,我服务你”,不需要消耗太多原料。 服务业产值高企的秘密,关键在于A=100C。当一个人解决了基础温饱,往往会更注重精神追求,自然就会愿意为一些情感上的触动花更多的钱。比如某些人可能会花费数百万元去买一幅画、一张黑胶唱片。这些物品在小地方可能都是不值钱的,在大城市却都能变成GDP。所以,提高GDP的关键,是要让国民尽快度过温饱阶段。 但如果生产力还未达到这个水平,人们刚刚过了基础温饱阶段,花起钱来还畏首畏尾,这时的A=30,该怎么办? 答案很简单:降低C。A=30,C=0.3,A不也正好是C的100倍吗?具体做法就是发补贴,压低基础生活品的价格。举个简单的例子,丹麦的人均GDP约为6万美元,马来西亚的人均GDP是9676美元,丹麦就一定更富裕吗? 这还真不好说。 丹麦的人均GDP是很高,可是你在哥本哈根随便找家餐馆坐坐,一杯白开水就要8欧元。如果把当地人的收入换算成消费能力,可买的东西也是不多的。北欧国家的人均GDP长期位居世界前列,“刷汇率”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他们参与国际贸易的几样东西,价格都压得特别低,汇率被极大高估,因此政绩报表好看。 除了国与国之间的汇率操纵,还有一种是经济体内部的价格体系操纵。譬如,在美国,每月只需一两千美元就可以活下去。甚至可以不工作,也完全养得起几个孩子,因为美国政府对基本物质生活的补贴非常多。美国大概有4500万人,也就是将近14%的人口,在领免费的食品券,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是靠此生活的,前提是你忍受得了公立医院、公立学校和公立住房——由美国政府提供的服务,你就别期待品质了。 在美????哑分手灰?晕⑸弦坏愕荡危?鄹穸偈狈?叮?00美元到200美元的消费很平常。举个例子,你要想在旧金山湾区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年薪至少要达到12万美元,就这还是努力拼搏后才能过上的生活。 美国政府的策略十分明确,在A、B、C这3种类型的产品中,C类“基础温饱”产品是可以进行大额补贴的。无论是面包、牛奶还是黄油,C=0.3,底层人民要想维持8万美元的生活水准,除去补贴的部分,自己只要掏2.5万美元,而你的12万美元可是实打实要掏12万美元。美国对低端产品的补贴,使得中产阶级产生了幻觉,以为自己年薪挺高,已经过上了体面的生活,其实刚刚到温饱水平。 (小小摘自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守住你的钱》一书,臧强图)